說到 Birkenstock(勃肯鞋),你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醜」,但再想一秒,就會補上一句:「但真的很舒服!」而且,這雙讓人又愛又恨的鞋,今年又創下驚人成績——2025 財年第一季度營收達 3.617 億歐元,同比增長 19%,賺進 2010 萬歐元。這成績可不是踩著軟木鞋墊躺贏的,背後藏著精密的市場布局和「漲價不掉粉」的奇蹟操作。
冬天賣涼鞋,這聽起來就像在北極開冰店一樣荒謬,但 Birkenstock 早就學聰明了,靠著持續擴展運動鞋、靴子、木屐,甚至包頭拖鞋系列,成功打破了季節性銷售困境。這些「冬天也能穿」的鞋款,價格往往比經典涼鞋更高,尤其在美洲和歐洲市場,Boston系列鞋款銷量直接佔了一半以上。看來,大家不只是在夏天需要舒服,冬天也想要來點「鬆弛感」。
財報顯示,Birkenstock 的商品平均價格上漲 8%,但消費者不但沒跑,反而更買單。這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品牌對「德國品質」的極致堅持。Birkenstock 的鞋墊是它的靈魂,採用軟木屑與乳膠製成,能隨時間越穿越貼合腳型,讓你的腳好像睡在「足部專屬記憶床墊」上。這種「越穿越舒服」的特性,讓消費者願意為品質買單,即便價格比以前更高,還是心甘情願地掏出錢包。
別小看這雙「拖鞋」的影響力,Birkenstock 近年來搭上時尚界的順風車,與 Dior、Valentino、Rick Owens 等品牌聯名,甚至推出高端支線「BIRKENSTOCK 1774」,一雙鞋動輒上萬元,讓人驚呼:「醜鞋也能變精品!」此外,2023 年大熱的電影《芭比》(Barbie)更是給了 Birkenstock 一記神助攻——當芭比捨棄高跟鞋、改穿粉紅色勃肯鞋的那一刻,全球觀眾都看到了這雙鞋的魔力,順勢帶動品牌熱度。
Birkenstock 也不只是靠西方市場撐場面,本季度亞太地區銷售額暴增 47%,達 4710 萬歐元,增長速度領先全球。品牌積極在中國、印度等市場開設自營店,並與當地合作夥伴拓展銷售渠道,成功吸引新客群。這一戰略,讓 Birkenstock 在新興市場站穩腳步,進一步鞏固其全球地位。
Birkenstock 能火遍全球,靠的不只是經典設計,更是對市場趨勢的精準拿捏。從 1774 年誕生以來,它從「足部健康」的角度切入,成為一代又一代消費者的必備鞋款。如今,搭上「鬆弛感」的時代潮流,加上 LVMH 旗下私募基金 L Catterton 的資金助攻,品牌成功翻身上市,股價一年內大漲 30%。看來,這雙「醜鞋」的逆襲故事,還遠遠沒到終章。
總結來說,Birkenstock 這次超標的營收表現,證明了一個道理——當人們願意為「舒適」買單,再醜的鞋也能變成時尚單品。而在這個講究鬆弛感的時代,Birkenstock 顯然已經準備好,繼續走在全球消費者的腳下(和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