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十年磨劍、千年磨魂-《我在故宮修文物》
藝文 | Aug 18 , 2017  00:00

十年磨劍、千年磨魂-《我在故宮修文物》

《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2016年在網路創下破億點閱的電視紀錄片,讓師傅們從深宮裡的工匠頓時成了網紅,走在路上都讓人給認出來。對抗時光帶來的消解毀壞,文物修復本是全球各文物藏館、保存單位都在進行的事業,但《我在故宮修文物》裡最迷人的一部分,可說就在於「我在故宮」這點。
文/蔣德誼  來源/新經典文化

每天早上師傅打開重重上鎖的大門,像時光膠囊般把喧擾的北京隔在外頭,擔任文物修復及保存研究工作的「文保科技部」所位在的西三所院落,就是常在清宮劇裡看到失寵妃嬪們居住的「冷宮」,如今故人已逝,留下灰瓦紅牆,偶爾到不同科室串串門子,倒有幾分舊時北京老胡同氣味。故宮從明代始建,數百年皇家收藏,讓這裡匯集了全國最精湛工藝結晶之大成,對於修復師而言,固然令人興奮,但更多的是如履薄冰般的敬畏謹慎。

文保科技部下設六大科室,各自負責不同器物。儘管現代科技不斷進步,但許多最核心的修復技術仍然遵從古法,從漆料、糨糊到接合用膠,用的全都是幾百年流傳下來的老配方:黏木器的膠要用魚鰾煮、裱書畫的糨糊得用麵粉加溫水手打,因為用料對修復成效影響至大,古法自然就得用古料。

日日身在歷史古蹟中和國寶文物共處,聽來可能浪漫,實則文物修復是一極為漫長、甚至可說枯燥的工作。光是要調出一種最適切的顏色、或是用鑷子細細除去古書畫背後的舊裱紙,可能就得耐著性子耗上好幾天甚至更久;所有技藝的訓練都必須從基本功、打下手開始,文物修復自然也不例外,新人首先練的是勾線、磨刀、挑紙這些不碰文物的工作,就像在餐廳裡學徒第一年只洗盤子、絕不可能上廚檯,磨練的不只是工夫,也是心性。在這裡,時間是以數十年、數百年的維度看待,因而一點急不得。

中國代代傳承的文物修復技術裡蘊含的是「匠人」精神,和西方鼓勵的創造意識不同,做到最極致的境界,追求的是近乎百分之百的模擬,以假續真的精準修復與複製技術。六大科室中的摹畫部門,在西方思維中摹畫即是仿作贗品,中國歷代卻將其視為作品存續、流傳後世的重要手段;老師傅們奉行的「修舊如舊」講究看不出經手痕跡,和西方主張「差異性修復」、「最小干預原則」(意即從事文物修復時,盡可能做最少程度的改動,必須可分辨修復物與原件之間的差異,且具有可逆性),就存有根本上的爭議,無關對錯,而是東西方在各自藝術發展脈絡下導致的不同見解。

北京故宮的修復工藝傳到現今已至第四代,代代都是師徒相承,而他們所經手的文物,同樣在一代代的匠人手中不斷還魂。《我在故宮修文物》裡所有的修復師都不約而同地說:文物是活的,或許正因為物件從創造者到修復者,灌注了極純粹的心神靈魂,因而賦予了它無窮盡的生命。

延伸閱讀

無可救藥的人生中,幸好還有巴哈-《關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