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電影的人或許不少,但要像《歡迎光臨電影醫院》的作者:電影評論家馬克.柯蒙(Mark Kermode)和BBC電台主持人賽門.梅耶(Simon Mayo)一樣,在百年影史裡多如繁星的電影之中,對其各種細節以及幕前幕後的製作祕辛瞭若指掌的,可就不容易了。因此對許多重度影癡而言,本書可說絕對讓人大呼過癮,更別提其中有許多讓人拍案叫絕的內行笑料。
如同原文書名「The Movie Doctors」,作者們「治療」的對象包括觀眾、導演以至於電影本身。本書的章節劃分是另一個令人感到十足有趣的特色,在比照真實醫院也有的科別之下,勾勒出各種令讀者們意想不到的,冷門卻又有趣的主題:例如在「眼科」裡面,你可以找到用經典電影台詞或是作者的一句吐嘈所製作成的視力檢查表,以及影史中各種最酷炫、代表性的眼鏡和太陽眼鏡;「不孕門診」則介紹了電影中那些最可愛和你絕對不想生出來的孩子。
我們都知道英國人最擅長各種尖酸又到位的毒舌評論,在本書中兩人也毫不留情的批評某些應該好好「治療」一下的電影或導演:本書以「一般外科」一整個篇章點出過長的電影對身心造成的危害,以及那些應該大大動刀的冗長作品(其中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則是被認為症狀最嚴重的一位),結論則是如美國知名B級片導演羅傑.考曼(Roger William Corman)所說的:「電影片長不應該超過90分鐘,除非有教宗特許」;以各種爆炸場面為註冊商標的名導麥可貝(Micheal Bay),則是從頭到尾沒獲得過一句好話。
對於那些喜歡聽電影界八卦軼事的讀者而言,本書也提及不少,像是知名的《太空漫遊》配樂撤換事件、還有在好萊塢相當稀鬆平常,邀請不同演員試鏡同一角色的「變臉」過程(雖然我們實在很難想像由湯姆漢克斯擔綱演出的《征服情海》,或約翰屈伏塔版本的《阿甘正傳》),此外作者們也提出「雖然觀眾都偏好快樂結局,但那些有著悲劇收場的電影通常更經典」、「過度的讚美可能會毀了一部電影以至於一個導演」等中肯論點,讓影迷們點頭如搗蒜。
雖說本書所囊括的電影年代大多在50~90年代之間,對於新世代的觀眾們而言,或許略有講古之感,不過讀完本書,相信對於生命中所遭遇的各種挫折會有些不一樣的體悟,畢竟我們總是需要在黑盒子裡體驗過一回別人的人生,才顯得自己的不是那麼糟糕,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