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HOLY媽祖太好看!《八尺門的辯護人》靈魂拷問金句「我要無意義的殺戮不再出現」!這11本書撼動你的心靈,完美展現不能承受的殺人之重
藝文 | Aug 09 , 2023  00:00

HOLY媽祖太好看!《八尺門的辯護人》靈魂拷問金句「我要無意義的殺戮不再出現」!這11本書撼動你的心靈,完美展現不能承受的殺人之重

現今的台灣,有一群戲劇工作者不走主流大眾的輕鬆娛樂路線,選擇勇敢的探討死刑犯這種冷門的嚴肅議題,Netflix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故事原型是1986年的一家三口命案「湯英伸事件」,以法庭攻防探討死刑議題。2015年,演員出身的陳以文也曾受到法國文豪雨果小說《死刑犯的最後那一天》的靈感啓發,改編自台灣社會背景及死囚故事,創作了劇本《死刑犯的最後一天》。他有位朋友帶孩子來看《死刑犯的最後那一天》演出,之後孩子問她:「媽媽,為什麼我們要關心這些做了壞事的人?」
文/MS  來源/衛城出版、鏡文學、遠流、無境文化、臉譜、行人、漫遊者

面對高度緊繃的生死議題,《死刑犯的最後那一天》劇本故事最後決定保留雨果的精神──聚焦於死刑犯在遭遇什麼、感受什麼,傳達被判死刑後生命走到末日的心情,而不是藉故事分析死刑存廢的觀點。

陳以文在《死刑犯的最後那一天》書序中寫下,「複雜的死刑議題,暫時無法依賴一齣戲提供答案,但至少我們能透過戲劇人物,讓人們對自身生命有關的意識提高,給這個議題一個被靜靜思考的空間,期望在五年後、十年後、甚至十五年、二十年後,另一世代有更清明細密的意識去判斷這個複雜的議題。」

 

1.《流氓王信福》作者:張娟芬

《流氓王信福》不僅是一個司法個案,更是一段被埋沒的臺灣史。在這樁疑點重重的死刑案背後,不僅有王信福這個小人物的生命史;有戒嚴時代《檢肅流氓條例》與整個臺灣流氓管訓、強迫勞動的人權黑歷史; 更有跨越時代的不當審訊與判決。

張娟芬長期耕耘死刑、司法議題。在《流氓王信福》中,她既抽絲剝繭深入疑案,微觀地寫出了一個底層小人物在司法中遭遇的不公;更宏觀地再現了時代與社會背景,令我們看見戒嚴歷史荒謬殘酷的一面。在本書中,王信福「逃亡的背影終於轉過身來,沉默的、被代言的,終於開口。老去的王信福是前面所有王信福的總和,承載了時代的碾壓與時間的祝福,與讀者素面相見。」

 

是真相?還是冤案?等待翻轉 死刑犯王信福|華視新聞雜誌EP2319單元1 2022.06.17

 

2.《八尺門的辯護人【同名影集原著小說】》作者:唐福睿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待證事實是什麼?」審判長問。

「我們有充分理由認為當晚死者遇害前有撥打電話給某人,那個人或許能解答殺人背後的真相。」佟寶駒說。

基隆八尺門,「平春16號」阿美族船長一家滅門命案,所有罪證均指向該船一名逃逸的印尼籍漁工,罪證確鑿,但疑雲卻重重密布。

出身八尺門的阿美族公設辯護人佟寶駒,遠離部落多年,卻被迫重回老家,面對充滿敵意的族人。在有限的時間內,他必須與鄰居的印尼籍看護工,以及即將成為法官的替代役男合作,跨越種族、語言的隔閡,憑著蛛絲馬跡找出被隱蓋的真相……

組織龐大的遠洋漁業與國家利益盤根錯節,左右官司走向的不是正義與公平,而是各方勢力檯面下的通力盤整與無聲合作;死刑執行與否的權力,是否還掌握在蒙眼的正義女神之手?

 

執行前,他說不要幫我上麻藥 《湯英伸事件》

 

3.《死囚的最後時刻:我在美國最惡名昭彰的監獄擔任死刑見證人的那段日子》作者:蜜雪兒‧萊昂斯(Michelle Lyons)

亨茨維爾小鎮是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它的風景如畫,也是德州司法部的監獄所在,尤其以關押死刑犯聞名,被歐洲媒體稱作「世界死刑之都」。小鎮裡共有七間監獄,城鎮因而圍繞著監獄而發展,監獄體系也成了該市最大的雇主,鎮民多數於監獄就業,本書作者蜜雪兒‧萊昂斯也不例外。1998年,她22歲,以地方媒體身分首度進入監獄報導死刑過程。那時,她覺得受刑人不過是睡著了,相較於被鐵槌擊殺的兩位老人,正義也未免過於失衡。

之後三年,她在目睹死刑執行過程42回之後,蜜雪兒‧萊昂斯積累了在電視上侃侃而談死刑現場的經驗,受聘為德州司法部公關室發言人兼死刑驗證官。十二年內,她親眼驗證近300位死刑犯的生命終結,依法一一記錄死刑現場,近身觀察與探索關於死刑的制度與生命的本質。

起初,基於媒體記者的客觀與專業,蜜雪兒‧萊昂斯還能冷靜地扮演法制上的旁觀者。隨著目睹死刑次數的增加,她心中的疑慮開始浮現出來。她逐漸認識並喜歡某些死刑犯,看著他們死去,嚴密的心防終於敵不住死囚眼角的淚珠與其母親的心碎。成為死刑驗證官(同時成為母親)的她,開始對死刑本質提出質疑──處決犯人是否反而讓我們全都成了受害者?

 

我還不能投票,卻已經被判處死刑|《死囚的最後時刻》|文森說書

 

4.《死前七天:關於罪行與死刑背後的故事》作者:卡瑞納.伯格費爾特

為了范恩‧羅斯這位只剩7天生命的男人,本書作者從瑞典飛越整個大西洋,來到美國德州。范恩‧羅斯因殺害兩條人命被判死刑,作者見到他的時候,他在人世的生命,只剩最後一星期,每一天都是倒數計時。范恩‧羅斯已經服刑10年9個月10天,他想說明這些年的生活、他最想念的是什麼、最後悔的是什麼。還有他想解釋,只剩七天可活,是什麼樣子。本書以近似小說筆觸和敘述的方式,撰寫真實人生的故事,而作者希望透過這些真實故事可以讓更多人思考關於罪行、正義、生命與懲罰的議題。

 

5.《死刑犯的最後一天:法國文豪雨果1829年小說+臺灣戲劇工作者陳以文2015年創作劇本》作者: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陳以文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1802年生於貝桑松,是十九世紀初期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也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在1829年發表的小說《死刑犯的最後一天》,以純文學的方式來描繪圍繞著死刑所帶來的人性凌虐,成為文學史上的經典巨著。

金馬電影編導陳以文,受到法國文豪雨果小說《死刑犯的最後那一天》的靈感啓發,改編自台灣社會背景及死囚故事,帶給觀眾探討看待死刑不同的思考視角,在2015年創作了劇本:《死刑犯的最後一天》。本書是兩部《死刑犯的最後一天》的合訂本,呈現兩種「藝術作為社會關懷」的傑作,也為死刑議題提出不同的思考角度。

 

獨立特派員 第429集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6.《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作者:亞當‧班福拉多(Adam Benforado)

性侵被害者來到警局,準備從眼前的五個人當中指認出犯人。在這五人裡,她明明看見真正攻擊她的人,卻指認出無辜的懷特。她對自己指認結果的確信,讓懷特平白坐了二十八年的冤牢,還錯放真正的凶手繼續犯案。其實,根據上千件針對記憶的研究和真實案例,平均每三位遭到指認的嫌犯裡,就有一人是無辜的——人類的記憶原本就有盲點,而司法制度又使得盲點的後果更加嚴重。

湯普森遭控謀殺,死刑定讞。他幾度命懸一線,直到律師在湯普森同時期的另一件搶劫案中找出塵封多年的血液證據,證明了他的無罪。九年來,搶劫案的檢察官刻意隱瞞了這項證據,可是,這不是因為檢察官顢頇殘酷,反而是因為他一心伸張正義,希望能不辱使命地制裁犯罪,而制度的缺失也給了他知情不報的機會。

當一個損害造成時,我們想要找到罪犯,並且藉著處罰來重整道德秩序,這種欲望有時候違背了我們對於公平的承諾。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本能,讓這一切不平等的審判得以發生?

 

7.《無彩青春》作者:張娟芬

矛盾反覆的嫌犯自白、從未出現過的凶器……真相,是這起案子的第三個死者。在真相之後,是賞罰問題,但要在司法裡面找到正義,怎麼會這麼難?

又經過八年的努力與煎熬,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於二○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獲判無罪,全案定讞。最終判決採用李昌鈺博士的現場重建,認為汐止血案現場狹窄,不可能容納四個人同時行兇;全案應是一個兇手、一把兇刀所造成,與蘇建和等三人無關。

蘇建和案是張娟芬參與社會運動的轉折點,因為這個案子,她將視野放到了司法改革以及廢除死刑的訴求。二○○四年撰寫《無彩青春》時,張娟芬試圖從堆疊了十多年的卷宗裡,疏理出蘇案的面貌,並潛藏她對於司法制度漏洞的抗議。二○一三年《無彩青春》重新出版,我們則希望將問題拉大一些:可不可以透過蘇案,讓我們用更多元的角度來思考司法?思考死刑?

如果你對死刑還沒有想法,或者你明確支持或反對廢死,都希望可以花一點時間閱讀《無彩青春》。《無彩青春》存在的意義並非勸說人支持廢除死刑,而是告訴我們三位極可能沒有犯下殺人罪的青少年在法庭迷途二十年的故事,這之間他們被判多次死刑,遇見許多人要替他們伸冤,在絕望與懷抱希望之間遊盪、喪失信念後復又得到救援,他們的故事透露出法律的漏洞、司法尚需改進的空間,以及最脆弱的人性。

 

8.《十三姨KTV殺人事件》作者:張娟芬

二○○二年,台中十三姨KTV,一群輕狂的年輕人喝醉了酒在KTV裡鬧事。其中,羅武雄對著天花板與酒瓶開槍取樂,驚動了KTV的工作人員報警處理。警方趕到後,隨即與羅武雄一行人展開槍戰。羅武雄中槍而亡,員警蘇憲丕也身中三槍,送醫不治。

但這個案件在審判後,卻出現了峰迴路轉之處:開槍殺警的人是羅武雄,被判殺警的卻是替羅武雄保管槍枝的鄭性澤。羅武雄與蘇憲丕已死,無法再開口證明。而這個明顯可被質疑是誤判的案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死囚獲判無罪」含冤15鄭性澤清白之路】華視新聞雜誌 2017.11.19

 

9.《思索斷頭台》作者:阿爾貝.卡繆、張寧

「我對父親的事情所知不多,其中一件就是:這是他生平第一次想去看處決。他天還沒亮就起床,前往本市另一頭的刑場,此時刑場周圍已擠滿人潮。他從不曾告訴別人,他那天早上看見了些什麼。我母親只說,父親飛奔回家時,神色慌亂、也不答話,就在床上躺了下來;不一會兒,就翻過身,嘔吐了起來。他剛發現了,在漂亮的說辭底下,被掩蓋的那關於死刑的真相。這時他還能想到的,已不是那些遇害的孩童,反而只剩那具剛被人扔上斷頭台斬斷脖子的、仍在抽慉的屍首……」

卡繆是記者、作家、哲學家、諾貝爾獎得主……他更是一名鬥士,在其過短的一生中為理念而奮戰不懈,一個名副其實的公共知識分子。他於1957年發表的《思索斷頭台》已經是一篇經典:除了闡明死刑不是有效抑制犯罪的方法,並且比傳統社會的以牙還牙還要殘酷野蠻,尤有甚者,死刑還可能是讓國家、或者讓國家的掌權者將因其怠惰失職而養成的罪犯「毀屍滅跡」的手段。如果國家的暴力,託詞於一些理論與現實上都不能成立的理由,只是為了保護權位而殺戮,那麼民主,就必須是要對抗這樣的國家!

本書並收錄日內瓦大學張寧教授的「考論死刑」。希望能幫助讀者對於死刑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畢竟認識死刑、思索死刑之後,我們才能真正地支持或反對死刑。

 

10.《死刑台前的告別:我替百位死刑犯辯護的日子》作者:大衛.道(David R. Dow)

本書是美國律師大衛.道30年來執業告白,他是美國休士頓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非營利組織「德州被告辯護協會」的訴訟主任,曾為超過上百位的死刑犯辯護過。這本書不談贊成或是廢除死刑,只是一位律師用生命書寫的真實故事,書中描述了形形色色的死刑犯面對審判執刑的歷程,像是被控殺了妻子和兒女的亨利.奎格,由於前任辯護律師的無能、檢警的刻意引導,奎格殺人的證據缺乏說服力,仍被陪審團採信。大衛.道和同事發現兇嫌另有他人的線索,但無法取得任何證據;他們提出各種申請文件、特赦請願書,都不能動搖法庭死亡執行令上的日期,直到處決前十分鐘,大衛.道趕到奎格的行刑室外……他的生活,可能大多數的人一輩子都不可能經歷,然而讀者卻能從他的故事中,窺見生死一線間令人省思的感動。

 

11.《殺戮的艱難》作者:張娟芬

我們心裡都有一把尺,衡量罪惡與正義。但是當我們執行了死刑,我們還能保住好人與壞人之間那一點點的差別嗎?

始於法務部長王清峰下台,2010年死刑議題自此開始延燒,媒體與大眾輿論在殺與不殺之間擺盪。作者張娟芬親身採訪死刑犯,讓大眾看見死囚在罪刑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並於此書回溯沸沸揚揚的2010年,剖析台灣司法制度在執行死刑上尚存在的缺失與不健全,讓大家深思以暴制暴之下暗藏的問題。本書提供一個空間更寬廣的思考平台,讓社會大眾能以更多元的角度來衡量生命的重量。

延伸閱讀

范文芳帶寶貝兒子「驚喜探班」 李銘順感動到想買機票 《八尺門的辯護人》李銘順加戲呼初孟軒巴掌!雷嘉汭情緒封頂網友直呼「這場金鐘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