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點菜都是一趟旅行,每間餐廳都是一座文化博物館!當人們決定外出用餐,世界和味蕾才開始豐富起來!
在後疫情年代,外出用餐開始回到人們的生活模式中,而在全球封鎖的三年裡,失去上餐廳的機會,等於失去了什麼?
在全球化變得更為深入的現代,我們能在一個城市裡吃到來自全世界的食物,「點菜就是最便宜的旅行方式」。飲食早已成為一個民族或地區文化的象徵,不同菜肴在歷史上的變遷也悄悄記錄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小小的餐館也是人類歷史的博物館。現代人對於外出用餐已習以為常,只因為餐廳本身已不只是最原始的「用餐」功能,它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應酬、商業談判、生活所需、情感調劑等實際功能。從更深層的一面來探討,外出用餐與餐廳的存在意義,反映了當代社會、及與其對應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等關係。
餐廳可以靠熱情的夢想而構築,也可能在瘋狂中迅速消失,餐廳為何存在?又是如何成為文化史不可或缺的一環?
餐廳的出現不只被視為是飲食場地的變化、不只是被當成空間工具,更重要的是同時標示著一個國家、甚至是帝國的衰敗或成功。例如龐貝城的外出用餐場景,象徵羅馬帝國的願景、幅員遼闊和繁榮富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餐廳則充分顯示了戰爭衝突的恐怖和國力瓦解是如何殘害該國的美食文化和味覺。而現代世界的交通便利和旅行發達,意味著餐廳已足夠成為人們旅行的理由。餐廳就像博物館、藝術、夜店或海灘,成為人們沉浸於各種文化的絕佳選項。英國作家尼古拉斯.蘭德(Nicholas Lander)就曾說:「菜單代表最便宜的旅行方式。」
由此可知,外出用餐已是一種文化現象。人們會被誘惑進餐廳是因為他們肚子餓,而人們尋找餐廳也為了其他理由:碰面、社交、做生意、與愛人發展浪漫關係,甚至將它當成政治角力的場所。這些訪客會餓著肚子去餐廳,但追求經驗的渴望和需要,卻遠比飢餓本身更為複雜。
當我們把外出用餐視為生活娛樂,而非在家中簡單用餐,便象徵著從「外食」到「外出」的演變影響了未來的餐廳設定!
作者席特維爾以「餐廳」為引,點出了我們忽略的歷史細節、生活細節,講述了一部有關全球社會發展的歷史,深入探討長達二千年的飲食歷史,從最基本到最複雜的飲食形式,追溯外出用餐文化的起源,揭示世界各地不同的社會如何發現外出用餐的樂趣,同時也追溯流行如何形塑我們外出用餐的方式。
外出用餐可謂人生一大要事:它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撫平我們的悲傷,還能實現商務與娛樂的雙贏,甚至悄悄影響著我們的人性。正因如此,我們才能更能將外出用餐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說:「當人們決定外出用餐,世界和味蕾才開始豐富起來。」
《外出用餐:一部橫跨兩千年的外出飲食文化史》(The Restaurant: A History of Eating Out)
●作者——威廉.席特維爾(William Sitwell)●譯者——廖素珊
●出版上市——5月15日
作者介紹 :威廉.席特維爾(William Sitwell)
威廉.席特維爾經常現身於熱門美食節目,包括「廚神當道」(Masterchef)與「飲食文化」(Food & Drink)。此外,他也為《每日電訊報》與《英國泰晤士報》等報刊雜誌社撰稿,是英國首屈一指的美食作家。他經手的雜誌包括寫作風格、專文報導、編排設計與攝影作品,都受到大眾讀者的關注與喜愛,並獲得2005年的「年度最佳編輯」(Editor of the Year)在內的多項榮譽。台灣已出版有《料理世界史:一百道食譜看飲食的千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