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做主持,我還當過歌手、當過演員。因此我採訪過別人,也接受過採訪。我很幸運有機會嘗試各種不同的工作,了解每一種工作角色的感受。例如當我接受採訪時,面對自顧自地說話、完全不管受訪者說什麼、對受訪者一點也不了解的主持人,當時我心裡有多麼如坐針氈,甚至感覺自己受到傷害。我也遇過不熟裝熟、一心挖掘八卦、完全沒有禮貌的主持人,當下帶來的可能是憤怒,但也給我一個很深的體悟:我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有個座右銘:我不會為了五分鐘的訪問,壞了一輩子的交情。
主持人與受訪者之間的溝通單向化,使得受訪者感到不受尊重。日常的溝通也是如此,當坐在你對面的人如果不斷說著自己的事,你一定感受得到他只是來說他想說的話,不一定是真心想得到你的建議。
演藝工作早期的各種角色扮演,讓我了解到「換位思考」的重要。
主持人這個角色,不該是拚命說話的人,而是要聽別人說話的人。
二○一九年年初,我做騰訊新聞的春運直播節目《回家的禮物》,直播第一天是我們與一位老師連線。這位老師有個學生剛失去了母親,學生才八、九歲,老師觀察到這個孩子在失去母親後雖然看起來開朗,但其實在人群中變得退縮了,甚至在日記中寫下了沮喪與仇視的語言,字裡行間充滿了失落感。他希望能透過《回家的禮物》的連線,送給學生一份來自陌生人的溫暖禮物。
我與這位老師連線時,我問他:「老師為什麼覺得這一定是一份來自陌生人的禮物呢?」
老師說:「我想讓這孩子知道,他還是能得到來自陌生人的關心,不需要把自己封閉起來。」
訪問結束之後,我說:「我真的很希望能夠成為給這個孩子人生轉捩點的陌生人。在我們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有陌生人扮演過轉捩點這個角色,現在我們有能力做這樣的事。」
那天直播的最後,我們安排一位來賓去送禮物給那位失去母親的孩子,不知為何,當時我突然有了一個靈感。
大部分的人都會把焦點放在小孩子很脆弱、沒有媽媽的孩子很可憐這些事情上,但我跟那位去送禮的來賓說:
「如果你真的去送禮物給孩子,可不可以也給他的爸爸一份禮物呢?因為他也是剛剛失去了他的伴侶。」
我們常只把焦點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但事實上事情會有各種不同的面向,所謂換位思考便是轉移焦點,用其他角度來看同一件事。
一開始大家一定會把焦點放在孩子的情緒上,最基本的換位思考是你可以問自己:如果我在九歲時失去了媽媽,我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但同一件事可以換許多不同角度來觀看。例如失去母親的孩子的故事中,還有一個角色叫做父親。人們通常以為大人的療傷能力比孩子好,而忽略了去關注大人。因此我很快地從孩子的角度,再轉移到父親的角度上。
別只用一種角度看事情,以及自顧自地說話,如果你總是把別人當成「樹洞」,如何能建立起雙方的關係?嘗試在各種對話中練習,有一天你會發現換位思考並不困難,你能轉換得越來越快速,越來越自然。
菁華摘句
記下來
轉移焦點,用其他角度來看同一件事。
練習看看
1.別只用一種角度看事情。
2.別自顧自地說話。
本文節錄自《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在溝通中肯定自己,觸動他人(溫暖燙金暢銷版)》(大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