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港町的時光膠囊 基隆老屋故事
旅遊 | Aug 23 , 2018  00:00

港町的時光膠囊 基隆老屋故事

基隆,一個距離台北40分鐘車程,圍繞著港口而建的城市,曾是台灣最繁華熱鬧的都會之一,但隨著海運產業衰微、就業人口外流,基隆的城市風景也彷彿就停在那個充滿光輝的時代,逐漸鏽蝕斑駁。然而停滯也意外地保留了昔日的生活空間,它們猶如一顆顆時光膠囊,各自承載著人們的集體記憶,認識一座城市,就從走讀老屋開始吧。
文/蔣德誼 攝影/高政全

▲已經閒置不用的基隆舊港務大樓,今年夏天舉辦了「正濱港灣共創藝術節」,化身藝術共創場域,但往後將如何運用還未有定論。

提到基隆,一般人的印象不外乎廟口小吃、碧砂漁港海產攤,或許還有一整年平均200天左右都沒有陽光的「雨都」稱號。近來雖陸續有國際遊輪停泊基隆港,但旅客下船後幾乎都是整車直接移動到台北,之於基隆仍是過客;對本地人而言,在通勤和通學比例高達近六成的基隆,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工作,則似乎成為某種必然的選擇。

在這樣的背景下,於2016年成立的「基隆老屋偵探社」,透過尋訪城市裡的老空間,找回這座城市被遺忘的歷史和生活軌跡,同時也有一群選擇回到基隆生活的人們,正試圖發掘關於未來城市發展的更多可能。

▲委託行商圈內為了不讓客人淋雨方便購物特地設置的雨棚,可懷想當年的熱鬧景況。

吹入港都的洋風

走在街道上,迎面而來帶著些許鹹味的風,提醒著這是一座離不開海洋的城市。以今日所見的基隆或許難以想像,彼時隨著船運往來的,不只是興盛的貿易產業,還有各種最新奇時髦的「舶來品」,許多遠洋船員、美國大兵或是留學生身上行頭或是夾帶貨品想要變現,便逐漸在最鄰近港口的孝一路、忠二路一帶形成了便於買賣的「委託行」商圈,然而在貿易管道大開,加以基隆港衰退下,昔日盛況只能成為老一輩人回憶中的場景。

「阿戴商號」就開在這八九成店面都已歇業的冷清巷弄裡,店主阿戴把爸爸過去在委託行的閒置倉庫,簡單地改為花藝設計工作室,她說:「其實就是希望把一些生活裡細微,但美好的東西帶到這裡來,或許就會發生一些不同。」在幽暗的巷底,阿戴的店就像是一座小小的美麗光暈。

▲金豆咖啡店主梅子姐說,過去來這橋下咖啡店的客人,各行各業三教九流都有,喝咖啡就是基隆人的日常。

就在不遠處的成功二路田寮河橋下,則有一家經營已經30幾年的「金豆咖啡」,原來早早接觸洋玩意的基隆,可說是全台灣最早開始流行喝咖啡的地區之一,當時不只咖啡館喝得到咖啡,連中餐廳都會在飯後附上一杯。店裡所供應的咖啡仍是老一輩人喜歡的重烘焙口味,並以被稱為「塞風」的虹吸壺沖煮,2012年則因為可能面臨拆橋,而在附近的忠三路老宅內另闢新址,如今則成為在地青年聚集的藝文場所,與橋下本店呈現不同的老派情調。

老屋裡的城市新面孔

在基隆吃海鮮或許稀鬆平常,位於海科館附近的「八斗邀友善餐廳」,由三位夥伴共同經營,他們堅持維護永續海洋以及減少食物浪費的理念,包括以預約制經營以避免多餘備料、海鮮不過洗以維持新鮮品質,採購食材是外型略差但滋味不變的NG蔬果,店內還販售由石蓴、七堵蜜等在地原料所釀造,曾獲選為基隆十大伴手禮的「雞籠啤酒」,是一家有想法、料理純粹有滋味的在地小店。

 

▲數年前金豆咖啡搬遷至忠三路新址,有著美麗的外牆立面和挑高羅馬柱設計。

▲「人參民謠小屋」前身為近80年的報關行,經常有一群酒友在此聚會,興頭來了誰都歡迎登台唱個一段。

若你是入夜之後來到基隆,除了到被暱稱為「舒淇橋」的中山陸橋朝聖一番,也別錯過緊鄰「基隆媽」慶安宮後方巷內,同樣由老宅改造的「人參民謠小屋」。在這裡你可以點上一杯酒聽聽駐唱演出,一樓則有據說是「全基隆最好吃」的第34夜義大利麵。待深夜飲至微醺時步出巷外,即是越夜越熱鬧的崁仔頂魚市,是屬於基隆獨特的魔幻寫實風景。年輕的一代或許來不及見證港町的昔日榮光,但這座老中帶新的城市,或許已經悄悄開始有些不一樣。


阿戴商號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一路23巷5弄1號
電話:0932-262-196(預約制)

金豆咖啡 品味迴廊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忠三路75號
電話:(02)2425-8817
(本店:基隆市成功二路31號橋下)

八斗邀友善餐廳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八斗街35號
電話:(02)2469-0800(預約制)

中山陸橋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四路10號

慶安宮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忠二路1號

人參民謠小屋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一路34巷2號2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