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起於台灣舉辦的De Beers《Natural Works of Art高級珠寶展》將展出一系列珍罕美鑽與彩鑽
鑽石的永恆美除了璀璨,De Beers集團順應環保和永續議題,憑藉深耕鑽石產業超過133年的歷史傳承,為「永恆性」賦予更深一層的人文關懷。
集團在去年底所發佈的第八份年度鑽石產業分析報告《永續性:塑造鑽石產業未來》顯示出,永續性、價格、設計三個元素是全球消費者選購鑽石的重要指標,高達百分之六十的消費者,傾向選擇以更環保、更具道德社會責任方式製造的產品。
開採與製程的透明化
回應國際現勢,De Beers Jewellers近年著重鑽石從「產地」至消費者手中的開採過程與製程透明化。大眾所熟知的「A Diamond is Forever」(鑽石恒久遠,一顆永留傳)在1947年經由文案撰稿人Frances Gerety神來一筆成為舉世所知的廣告標語後,21世紀的今日,De Beers Jewellers詮釋鑽石的永恆性不僅只是鑽石的光芒,還有企業體的道德社會責任,讓消費者透過購買的每一顆鑽石,瞭解其出身,以及背後恆遠的環境永續計畫。
例如De Beers在2003年促進「金伯利進程Kimberley Process」的建置,為鑽石產業提供購買鑽石來自非戰爭區域的證明,透過最佳實踐原則(Best Practice Principles)制定嚴格標準和措施,以確保每一顆到達消費者手中的鑽石,從產地、工坊、專賣店過程都是遵循道德章程方式開採和製作。
延續擁有全球重要鑽石產地的優勢,De Beers近年積極透過倡議、宣傳與消費者溝通年限至2030年的「建設永恆Building Forever」計畫,內容如生態保護網絡「鑽石之路Diamond Route」,每1公頃土地受採礦工程影響,De Beers便規劃6公頃土地用作自然保護區,迄今已累計把非洲南部廣達20萬公頃土地列入保護區。耗費三年時間的「Moving Giants」計畫,是有史以來最長距離之大象遷徙計畫,把200多頭大象安全送至1,700公里外莫三比克共和國日納夫國家公園,繁衍新象群。
關注鑽石產區女性教育
回饋產出鑽石的大自然之母,De Beers亦關注鑽石產區的女性教育。
日前集團宣布與社會企業WomEng(Women in Engineering)延長三年合作夥伴計畫,範圍擴大至鑽石產地四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加拿大),除了大學課程,計畫加入職業和技能訓練,並聚焦「可再生能源」和「氣候問題解決方案」的知識領域,寄望在2030年,能達到讓1萬名女孩和婦女接受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的教育,鼓勵女性投入工程和科技產業。
不只讓鑽石璀璨,還要讓女人因智識發光。
波札那的奧拉帕生態保護區(Orapa Game Park)內的長頸鹿,此地為De Beers集團「鑽石之路」一部分
南非的威尼斯林波波自然保留區(Venetia Limpopo Nature Reserve),也是De Beers集團「鑽石之路」的一部分。
De Beers Natural Works of Art高級珠寶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