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腕錶近代變革始自1933年,Willy Breitling以1923年計時懷錶技術專利為藍本,研發雙按把累積計時,開啟計時碼錶和運動賽事的關係。爾後包括自動計時、飛返計時、單按把計時,1969年真力時推出史上第一只計時精度達到1/10秒的El Primero,都是追求精密計時的典範。固然20世紀的電子攝影很快便取代手動計時,然而應賽事而生的計時碼錶,由計時秒針帶起血脈賁張的感受,是特別強調時間表現的類屬,60年代以降伴隨選手與電影,成為不敗經典。
日前落幕的Le Mans 24小時耐力賽。勞力士自2001年起便擔任該賽事的合作夥伴與大會時計。(©Rolex, Jad Sherif)
賽道上的英雄
其中名號響亮者如勞力士蠔式恒動宇宙計型迪通拿(Oyster Perpetual Cosmograph Daytona),首發於1963年。「迪通拿」語出美國佛羅里達州東部迪通拿海灘,沙面硬如水泥的特殊地質,隨汽車業興起,20年代後便成為公路賽事和各車廠飆速聖地,50年代末建置國際賽道,1962年Nascar(美國運動汽車競賽協會)舉辦第一屆迪通拿大陸賽,冠軍車手獲頒獎杯與一只勞力士腕錶,隔年品牌推出Cosmograph Daytona,1992年起冠名贊助,該賽事自此以「勞力士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為名。
Rolex Oyster Cosmograph Daytona新款鑲嵌變色藍寶石錶圈,Cal. 4130,自動上鏈,永恆玫瑰金錶殼(40mm),計時功能,動力儲存72小時,價格店洽。
Cosmograph Daytona以簡潔大雅的三眼計時和計速刻度外圈為特徵,而與迪通拿共享名氣的還有奧斯卡影帝保羅紐曼,1969年出演賽車電影《Winning》之後,愛上競速的他進而成為賽車手,其妻Joanne Woodward購買了一只迪通拿作禮,錶底蓋鐫刻DRIVE CAREFULLY ME,經常與保羅紐曼登上媒體影像,該只腕錶在去年富藝斯紐約拍賣會拍出1,780萬美元(約5.4億元新台幣)的天價。
Roger Dubuis在5月分摩納哥超跑拉力賽推出Excalibur Spider Pirelli Single Flying Tourbillon,Cal. RD508SQ,手動上鏈,黑色DLC鈦金屬錶殼覆橡膠錶環(45mm),黑色橡膠嵌倍耐力冠軍輪胎橡膠材質錶帶,陀飛輪,動力儲存顯示,日內瓦印記,限量28只,NT5,150,000。
泰格豪雅1969年推出錶冠位於9點鐘、大方形錶殼的Tag Heuer Monaco計時錶,該只腕錶後由Steve McQueen在1971年電影《Le Mans》(勒芒)所飾演的賽車手佩戴,藍色面盤配上McQueen深邃藍雙眸、桀驁不羈的帥勁,大展型男魅力,使這款原先並非為賽車設計的腕錶,意外成為錶迷追捧的經典——Tag Heuer Monaco近年在螢幕上再展鋒芒,是《絕命毒師》劇中從化學老師變成頂尖製毒師「海森堡」的配錶,由搭檔Jesse所贈,冰藍面盤款式,有意呼應海森堡所製高純度冰毒所呈現的冰藍色。
Hublot Techframe Ferrari 70周年紀念錶日前獲得2018 iF設計獎殊榮。這只由雙品牌技術團隊共同研發的陀飛輪腕錶為單按把計時,並在按把、錶體融入法拉利車體元素。
以錶體實踐車體
傳奇建構經典,新進者亦不遑多讓,透過聯名在設計中融入車體元素,呼應賽道上的見聞,如Richard Mille之於利曼經典車賽、宇舶錶之於法拉利,羅杰杜彼之於藍寶堅尼等,都是近年以性格設計吸睛的例子。
專攻創新材質的宇舶錶2011年起與法拉利聯名,在去年法拉利建廠70周年推出數只Hublot Techframe Ferrari紀念錶,延續異材質冶金術的精神,發表King Gold、鈦金屬、PEEK Carbon版本。2013年起擬仿引擎脊柱造型,轉作動力儲存發條盒的Hublot MP-05系列,則是在錶體實踐車體的表現。
Tag Heuer Monaco Gulf 50周年特別版,Cal. 11,自動上鏈,精鋼錶殼(39x39mm),日期顯示,計時功能,防水100米,NT208,600。
羅杰杜彼2017年起與Pirelli倍耐力輪胎和藍寶堅尼展開合作,為複雜功能機芯裝配充滿賽道風景的外觀,最為特出者便是把贏賽的倍耐力輪胎橡膠皮精修成錶帶,更取經車廠三秒快速換胎技術,發展出錶帶快拆裝置,無須工具即可替換。
Richard Mille自2002年起成為Le Mans經典車賽官方合作夥伴,日前推出RM 11-03 Le Mans Classic腕錶,在該系列首次運用白色陶瓷材質,配襯英國賽車綠色為飾,價格店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