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法式誘惑》的過程中,許多觀察描述讓我聯想到了遠在地球彼端的另一個古老城市:京都。她們的共同之處包括悠久的歷史傳統、在美學與工藝上表現出令人驚嘆的高度水準,任何一個生活細節都必須精緻得無懈可擊;曾是政治權力中心造就了某種無處不在的階層意識,儘管保持禮貌性的表象,卻不輕易接受外來者的融入。
艾菲爾鐵塔不僅是全世界辨識度最高的建築之一,也是法式誘惑的具體象徵。©Ed Alcock/紐約時報。
「巴黎症候群」(Paris Syndrome)甚至成為一種被正式定義的精神疾病,越是期待這座美麗的城市,就越容易失望。懷抱著對花都的無限憧憬來訪的旅客,卻發現店員總是冷漠不苟言笑,或是堅持開口只說法文;非我族類者,往往會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挫折感。然而這些依然不能撼動法國在全世界心目中的崇高精神地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代表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便曾說:「如果缺了法國,世界將無比孤單。」
在任何一家法式小酒館,用餐時的交談幾乎比食物本身更來得重要。©Ed Alcock/www.edalcock.com
法國新浪潮導演侯麥1972年電影《午後之戀》當中一幕經典場景,男女雙方調情、接吻,卻始終沒有真正上床,這展現出一個訊息:興奮的感覺並不來自於滿足,而是源自慾望。
曾擔任《紐約時報》駐法外交事務首席特派記者、駐聯合國辦公室主任,長期旅居巴黎的作者自然不乏機會接觸法國各領域的菁英和上流人士。當她詢問這些深諳法國文化精髓的佼佼者關於誘惑在其中所代表的涵義,答案則令人驚嘆:誘惑的要素幾乎滲透在法國的每一個環節:政治人物爭取選民支持、一支經典廣告、香水、頂級內衣、職場、社交宴會,或僅是在街上和一位美麗女子擦身而過……但這一切必須保持在隱晦及巧妙的言外之意的狀態進行,法國人對於一切太過露骨而直白的表現方式可是倒盡胃口。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以熱情的吻手禮歡迎美國前第一夫人蘿拉.布希,這個吻可說帶著濃厚的權力展現意味。©Philippe Wojazer/路透社
作為一個「忠實的美國女性主義者」,作者在旅法生活中也發現許多令她感到匪夷所思,甚至可說是十分政治不正確的文化差異:女人走在街上對於男人投射而來的炙熱目光非但不感到憤怒,反而認為是一種恭維讚美;政治人物喜愛強調自己擁有的情慾魅力,和昔日君王體制緊密接著的情婦傳統,讓人們對於政治人物的私德問題抱持著異常寬容的態度。法國前總統季斯卡(Valery Giscard d'Estaing)甚至在2009年出版小說《王妃與總統》,描述一名法國元首與一位王妃間的風流韻事,種種關聯性似乎暗示他曾與英國黛安娜王妃有過一段露水姻緣。
法國女星碧姬.芭杜以她純真的誘惑魔力風靡全球,成為法式性感的經典icon。
「相較於美國是一個不斷往前看的年輕國家,法國則總是迷戀緬懷過去的榮光。」作者的這番結論為這本有趣的文化觀察剖析下了一個切中要點的註腳。儘管就許多層面而言,法國在政治、經濟甚至詮釋生活方式的影響力都不若往昔,這位雍容而風情萬種的「瑪麗安」,依然堅持在神秘的面紗下,散發著她獨特的誘人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