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泰戈爾,得獎作固然是《吉檀迦利》詩集,然而他一生中創作了超過兩千首歌曲,巴布.狄倫實非第一位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人。
就在外界紛紛臆測巴布.狄倫會不會去斯德哥爾摩領獎之際,沉寂兩周後,他總算開金口回應,「諾貝爾獎的新聞讓我說不出話來」,表示很開心能夠得到這個獎項。既然他惜字如金,我們只好從他12年前的自傳《搖滾記》(Chronicles: Volume One)去尋找蛛絲馬跡,佐證巴布.狄倫獲獎當之無愧,算是一種後見之明吧。
這部自傳既不像它的英文書名照著編年史走,第二卷也遲遲下落未明。許多樂迷們看待這本書的眼光仍充滿溢美,看著巴布.狄倫從大學輟學,懷揣夢想來到紐約,混跡格林威治村,在小咖啡館駐唱的日子,遇見各式各樣的藝術家,寫作手法堪稱媲美喬伊斯的意識流小說,幾乎避而不談60年代中期的事業頂峰。我只知道他對於細節過目不忘,由於大量閱讀的緣故,行文之間不時閃現詩意的靈光,創作的歌詞反戰、呼喚和平。有人覺得他首先是個詩人,然後才是音樂家。
不熟悉搖滾樂的人,可能會被書中鋪天蓋地大量的樂手及樂隊名字給迷花了眼睛。即便耳朵過盡千帆,巴布.狄倫最終選擇定錨於能夠反映民眾生活的民謠音樂,這在當時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勇氣。這樣的旋律也異常適合他那一把破嗓子、吉他和口琴,乍聽你會覺得他到底會不會唱歌,但他頗有股滿不在乎的瀟灑勁兒,唱起長達6分鐘的〈Like A Rolling Stone〉,其革命性的曲風編排,在保守的民謠支持者眼中被視為離經叛道,1966年在英國曼徹斯特的演唱會上,巴布.狄倫拿起電吉他甫一上台,就有觀眾跳起來噓他罵他是「猶大」,果然這首歌就火了。2004年《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評選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Like A Rolling Stone〉名列第一。
這位民謠搖滾教父曾與瓊拜雅(Joan Baez)有過一段無疾而終的戀情,她透露當年巴布.狄倫寫〈Like A Rolling Stone〉時,明智地從20頁的稿子中抽出一段作為歌詞。詩人不就是善於去蕪存菁地提煉生活嗎?詩歌,當然也可以用唱的說出來了。
不得不佩服「垮掉的一代」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當年的先見之明,他老早便說巴布.狄倫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詩人了。也幸好在巴布.狄倫帶著音樂去了別的星球之前,我們把這座獎頒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