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音樂與影像的魔法
情感 | Oct 21 , 2016  00:00

音樂與影像的魔法

去年,中國導演畢贛的金馬獎得獎作品《路邊野餐》,在那如夢似幻的西南小城裡,男主角莫名地插入當地樂隊的排演,一曲走音帶忘詞的〈小茉莉〉,竟唱出難以言喻的詩意。
文/塗翔文  圖/牽猴子  其他/文編/段儀含 設計/江宜珎

今年,台灣導演侯季然的紀錄片《四十年》,藉由一場民歌四十的紀念演唱會紀實,開展出整個時代跨度的風起雲湧、恩怨起伏,又回歸到每一個歌者樂手的生活現況,追憶著似水年華。電影後段,當年近半百的包美聖在台上緩緩說出她四十年後唱這支歌的心情,然後輕輕悠悠地再次吟誦此曲,我幾乎毫無招架之力地掉下淚來。

好奇妙啊!同一首歌,在兩部不同的劇情/紀錄片裡出現,卻有著同樣難以言喻的感動。仔細思量,《路邊野餐》的母題之一是時間,主角搭上火車、踏上旅程,時鐘上的指針倒轉,彷彿把他的過去與現在交融在一起。而《四十年》雖然像在拍民歌運動的歷程,有回望話起當年,亦有淡然聊及現在,對我來說,就像最終下了「四十年」這個片名的緣故,電影主軸講的是時光,是記憶,是歷史。它過去了,但它並沒有非得要抓住什麼,那是曾經,永遠都在歌裡。從這個角度來看,〈小茉莉〉倒像是一座隱形的時光機,任影像在時間的流裡遨遊。

紀錄片的本質是真實。近年來有很多「事件型」的紀錄片,由於一個很重要的活動或緣故,於是讓事件成為紀錄片命題作文般的主題。像是演唱會或某個周年紀念;從特定基金會的議題導向,到某個比賽或活動的貼身拍攝等,這種創作通常都有其侷限,它揹負著強大的功能性,非得聚焦於一定比例於命題本身。好處是議題設定清楚、分眾清楚,甚至有著堅實的票房基礎;但另一方面對創作者來說更具挑戰性,如何在不陷入於這個主題框架桎梏的可能裡,尋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觀點眼光,便是極大考驗。

《四十年》讓音樂和音樂人變成主角,而不是那場小巨蛋演唱會的附庸。侯季然一直以來對流行音樂的深情關注,化約成一種帶有距離、卻情感濃郁的眼光,看得出來導演透過鏡頭,對於時間在這些曲子與樂手身上刻下的痕跡,充滿感慨。好像他拍《書店裡的影像詩》一樣,從不過於激情,卻有另一種文學般的細膩質地。

看電影的過程間,我一直在思考,其實自己從來不是瘋狂的民歌追隨者。但片子裡那一首首的曲詞,卻不知不覺引發我邊看邊跟著喃喃地唱。這四十年,原來也差不多是我生命的總和。〈美麗島〉的激情澎湃、〈如果〉的純真甜美、〈龍的傳人〉的民族熱血,全都是成長的印記。音樂與影像如能加乘發酵,那魔法總是難以抵擋的銷魂。之於〈小茉莉〉,之於《路邊野餐》,也之於《四十年》。

延伸閱讀

千萬別錯過!今晚開始連續25天 YouTube每天晚上8點準時送你一部經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