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百年前的政治大秀!1923年日本攝政宮裕仁皇太子「臺灣行啟」寫真帖影像線上開展
藝文 | Mar 20 , 2023  00:00

百年前的政治大秀!1923年日本攝政宮裕仁皇太子「臺灣行啟」寫真帖影像線上開展

1923年4月16日,日本當時的攝政宮裕仁皇太子抵臺參訪,行程由北而南,且跨海至澎湖後,再轉回政經中心的臺北,於各地參訪共計12天,日本稱之為「臺灣行啟」,亦是百年前轟動全臺的大事。日本政府為了強化宣傳治理臺灣政績的目的,在裕仁皇太子抵訪各處時,皆安排攝影師隨團拍攝,以影像詳細紀錄下這段過程,呈現殖民地臺灣在日本治理下的各種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建設成果。「臺灣行啟」以不同照片製作與印刷流通方式,留下眾多版本的寫真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行啟紀念寫真帖》等百年前照相簿,成為研究彼時臺灣殖民地政經關係,及裕仁皇太子巡訪臺灣的重要影像史料。
文/May Su  來源/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日本治理時期的第八任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於1919年上任,是首位文官的臺灣總督,顯示當時的治理已經進入穩固期,為了展示日本治臺的建設成果及臺灣獨特文化風土,總督田健治郎極力邀請當時的裕仁皇太子造訪臺灣;此次參訪亦成為日本皇室成員,代表天皇視察殖民地的首例。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所長鍾淑敏女士,以館藏的裕仁皇太子行啟相關影像資料中,選件規劃線上展覽:「二十世紀臺灣第一場政治秀:1923年日本攝政宮裕仁皇太子『臺灣行啟』影像展」,內容包含「政治軍事」、「經濟社會」、「臺灣特殊人文」、「教育」與「文化思想」等五個系列,從不同視角呈現「行啟」樣貌,一探這場百年前在臺灣的政治性演出。

策展人鍾淑敏表示,裕仁皇太子的臺灣行啟,對日本而言具有對外、對內的雙重宣傳意義。對外來看,日本自1867年明治維新後,歷經內部的富國強兵舉措,以及外部的歷次戰事,成功擠進世界列強;但如何向世界呈現日本治理下的臺灣等殖民地樣貌,頗受社會期待。對內而言,「行啟」具有「天皇撫恤子民」的宣導功效,強化日本與臺灣融合的「內臺一體」政策理念,亦可為治理臺灣提供最大的助益。

 

1923年4月21日下午,日本裕仁皇太子前往高雄港旗後海域觀賞特別安排的扒龍船(划龍舟)表演。

 

《行啟紀念寫真帖》集結裕仁皇太子的訪臺行程影像,除了正式的儀典外,亦安排參訪臺灣重要的樟腦、蔗糖產業製造過程,以及觀賞充滿在地文化風味的划龍舟、藝閣展演等,當然也不會缺少宣揚日本文化傳統的神社參拜及相撲表演活動等。寫真帖中也出現了皇太子所到之處,萬人空巷、民眾爭相目睹的景況照片。這些歷史的紀錄透過一張張影像傳達出來,召喚著百年前的時光記憶。

日本治臺50年期間,開發、治理臺灣的各項過程,經由攝影術的影像製作,凝縮、留存成一冊冊的寫真帖。各類內容多元且豐富的日治時期寫真帖,不僅作為當時政績宣導的工具,也為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留下可觀而多樣化的影像檔案,紀錄與見證臺灣人民曾經走過的歲月歷程。致力於保存臺灣攝影文化資產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了許多早期攝影史料、寫真帖等重要影像文獻,在經由學者專家的研究與詮釋後,亦將陸續轉化為線上展覽,與大眾分享。

 

更多精彩照片👉 https://reurl.cc/0Evb2l

 

1923年4月24日下午的全島學校聯合運動會活動,圖為「臺北市內各小學校學生接力賽」。

 

1923年4月25日,日本裕仁皇太子於臺灣總督官邸(今之臺北賓館)觀賞臺灣詩意閣(藝閣)展演。

 

1923年4月26日上午,日本裕仁皇太子到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的臺北南門工場,聽取解說粗製樟腦。

 

1923年4月26日下午,裕仁皇太子於臺北武德殿參觀相撲比賽,登坐於圖左的觀覽臺。相撲具有日本傳統色彩,有政治文化宣導示範功效。

 

1923年4月26日下午1時,日本裕仁皇太子座車車隊經總督府(今總統府)廳舍前向南行進。

 

 

 

延伸閱讀

攝影家葉清芳線上展 重現台灣1980狂飆年代的人間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