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月迷上幾個英國演員,一片熱血赤忱想要認識人家,網路搜尋歷年訪談影音檔和採訪報導讀完還覺得不夠,所以到Instagram和Twitter仔細訂閱一輪。尤其推特,裡面的粉絲真是各種瘋,剛開始看不太懂他們講什麼,粉絲們發展出一套自有語言,不是日常得見的英文。我基於對偶像的堅愛積極自學,如今已經克服語言障礙,充分具備以英語表達鐵粉狂慕的技能。為了便利台灣民眾在西洋追星的舞台發光發熱,以下整理出一堂粉絲英文單字課,精選版。
1. stan,名詞。意指「超乎理智過度執迷的粉」,簡稱「無腦狂粉」。
典故來自饒舌歌手阿姆的歌〈Stan〉,說有個名叫Stan的粉絲試圖以各種令人不安的瘋狂手段博得偶像的注意,後來大家拿這個名字代稱「狂粉」,普及到連牛津字典都收進這個字。一般而言,自稱stan只是誇飾,用來表達自己非常非常愛,不會真的去騷擾偶像。例句:I am one of Mayor Han’s stans./我是韓市長的狂粉之一。(假的)
stan常當動詞用,介系詞用for,接偶像名,就是「為誰成狂粉」的意思。例句:I stan for Ying Xuan Hsieh./我是謝盈萱的狂粉。(真的)
stan典故源自此MV:
2. fandom,名詞。意指「特定領域的粉絲群」,例如同為中山北松山綠營立委候選人感到痴迷的一群人,就同屬一個fandom。kingdom是同認一個王而形成的王國,fandom大概可以說是共迷一個對象而形成的粉絲國吧,這種粉絲國通常寄生在社群媒體上,因為傳播方便。有些狂粉貼出偶像的厲害照片時,會用這個字當開頭,呼喚全「國」同胞一起來看,例如前述立委候選人第一時間釋出徒手剝柚影片時,可能就有這樣的推文:Fandom! You are welcome!/同胞們,還不謝我!
3. mutual,名詞。常為複數,在粉絲世界裡意指「相互追蹤按讚的推友/IG友」,粉絲國就是靠這個動作形成的,A經常張貼孔曉振的消息,BCDEF屢屢針對曉振的貼文留言讚聲,久了就形成聚落。
例句:We are mutuals./我們彼此有按讚追蹤。
4. ship,動詞。意指「把兩人湊成一對」,典故和船一點關係也沒有,反而比較接近relationship的字尾-ship。比方說,許多觀眾一向認為康柏拜區演的那齣《新世紀福爾摩斯》裡面的夏洛克和約翰根本應該一對,就可以說:「I ship them!」依我看,編劇根本從頭到尾故意讓那兩人ship來ship去,這種惹粉絲痴笑的情節最有利收視率。
5. keysmash,實務操作上這個詞不會直接出現,這是一個動作,也就是不知所云地亂打一排字母出來。在偶像忽然展露出極美、極帥、或極誘人的姿態時,粉絲會在貼文的旁白欄打上類似「afjdkahdjhgakkj」這樣的字串,呈現自己興奮到口吐白沫字都打不出來的狀態。字串通常主要以asdfghjkl這幾個字母組成,因為是標準英打指法的起始位置,如果有想要特別表達某些單字,安插到字串裡面才會明顯,例如:omg her lipsafjdkahdjhgakk/我的天啊她那個嘴唇#%^&*
6. 承上,狂粉經常使用高濃度的情緒性字眼呼天搶地,大小寫和句讀也都亂來,以求表現偶像的作為為他們帶來多麼嚴重的身心影響,例如:omg我的天!!! i cant我不行了!!! YOU ARE KILLING ME你這還讓不讓我活!!!!! Sarah莎拉! YOUR TONGUE你的舌頭在幹嘛!!!!! is it ReaLLy NeCEsSaRy是有需要做到這種程度嗎???????? y r u like this你為什麼要這樣!!!!!! is this legal這犯法吧??? STOP IT快給我住手!!!!!! IM GOING INSANEEEEEEEEEEEE我要瘋了了了了了了,之類的。偶像隨便抬一條眉毛,粉絲的性費洛蒙就爆表,句子讀起來幾乎有喘感,彷彿能看見鍵盤都被這些狂粉的手指敲扁了(本來就是扁的)。這種氣氛中文的方塊字很難做到,注音文或火星文反而可以。知道洋人粉絲狂起來一樣不顧文法理智低下,深感欣慰,跟上國際腳步原來這麼簡單。
追星當時本以為那些英國人如果要在台灣成立粉絲後援會,會長一職除了我沒人更有資格,不料狂粉文看到後來意外發現,目睹這些新興語言比看到什麼明星照片更令我興奮,彷彿集得多樣寶物,身心滿足。
人到底從幾歲開始可以說自己活到老學到老?
作者介紹
江鵝,1975年生於台南。曾經是上班族,現在是貓飼主、淡水居民、自由譯者、專欄作家,著有《高跟鞋與蘑菇頭》與《俗女養成記》。臉書粉絲頁:「可對人言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