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告別母愛帶來的創傷,妳就能治癒自己的人生!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妳不只是媽媽的「女兒」,也可以成為媽媽的「媽媽」
情感 | Jun 06 , 2023  00:00

告別母愛帶來的創傷,妳就能治癒自己的人生!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妳不只是媽媽的「女兒」,也可以成為媽媽的「媽媽」

「媽媽」在家庭中,是「絕對」的存在。我們相信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媽媽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然而現實中,並不是所有母親都完美無缺。《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作者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認為,想要擁有更健康的母女關係,就必須學會當個不聽話的「壞女兒」。學會與媽媽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再接收她的負面情緒,努力守護自己,當妳能夠先理解自己的內在問題,放下內心的愧疚感,才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大人。
文/金善英  圖/索尼影業  來源/皇冠文化

家人不如外人

自從我看過不健康的母女關係後,我發現不僅母女關係,父女關係、夫妻關係和手足關係不健康的情況也不少見。舉例來說,媽媽掌控家庭,父親卻漠視旁觀,或媽媽的偏心造成手足之間發生矛盾等等。女兒與媽媽的關係也許是整個家庭問題的一部分。

女兒結婚建立新的家庭關係後,過去的家庭被稱為「原生家庭」,簡言之,就是生養我的父母、我和手足的家庭。我們從原生家庭學會與人溝通的方式。社會上偶爾會看到優秀的人一回家就變了個樣子,這可能是因為沒學會和家人好好交流的方式。

 

 

你喜歡你的家人嗎?相信家人嗎?反之,家人也喜歡你,信任你嗎?面對這些問題,你會給出怎樣的答案?也許有人從沒想過這些問題,也許有人會這麼回答:

        「因為是家人,就得過且過吧。」   

        「像仇人一樣,但因為是家人,所以也沒辦法。」

        「因為不能斷絕家人關係,所以很辛苦,也很痛苦。」

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裡的父母兒女身心都會生病。雖然是家人,但每個人一回家就惴惴不安,不自在,身體變得僵硬,凡事畏縮。雖然每個人帶上若無其事的面具,實際上,內心又黑暗又沈重,無法從家人身上獲得喜悅,只有責任義務。父母忙著工作,只會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沒時間交流或分享生活。一家人相處不舒服,故意迴避彼此,在外面反而感覺自在。

父母從孩子的身上感到絕望、無力、孤獨與悲傷。孩子每天都忍耐著無法化解的憤怒與厭惡,他們渴望父母理解的心情被壓抑,積累,化為憤怒爆發。看到這幅情景,我都會感受到他們的絕望與痛苦,為之遺憾。

 

 

痛苦的家人關係要怎麼才能變得和睦呢?我們應該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感受到什麼,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你真的知道你珍貴的家人因為你變得多不舒服和不幸嗎?人很有可能沈溺在自身痛苦中,不知道何謂幸福。每個人都需要時間了解自己的心與自我。以下是需要觀察的事:

        ● 我的父母受到過什麼傷害?

        ● 我從原生家庭那裡學到了什麼規則?

        ● 我看著父母的模樣,有哪些想法,我如何描繪我的未來?

        ● 為了實現這個決心,我付出了哪些努力?

        ● 從外在看起來,我是怎麼和他們溝通的?

我們有必要仔細了解自己與家人,對自己的客觀認知能幫助我們感受與看穿對方的心,自我客觀化與他人客觀化能幫助我們成為獨立的個體。我能不受傷卻看見對方的傷口,通過對自己的提問與回答,我們能遇見真正的自己,變成幸福的家庭。

 

 

溝通的類型

人的樣子有看得見的,也有看不見的,如果說外表與行動是我們外在所能看見的,那麼內心就是無法被看見的。正因為人無法看見別人的心,所以會用外表評價對方,從而失望與受傷,偶爾會上當(所以當一個人表裡不一時,我們會形容他雙重人格或虛偽等)

每個人都有希望別人被看見的模樣,不知不覺之間會用華麗的外表包裝自己。然而,華麗包裝的外表只有在淺交時才會被看見,一旦彼此深入交往後就會看見對方隱藏的真實自我,即自己不滿意,無法容忍的真面目。我們認為人們不喜歡那個我而隱藏起來,把包裝過的外表供他人評價,營造出「我是個還不錯的人」的形象。戴起面具的我們變得表裡不一,逐漸隱藏自己的真實舉止,結果無法愛自己,責備他人。倘若我們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怪罪給他人,我們就無法審視自身問題。

知名家庭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提出「經驗取向家庭治療」(Experiential Family Therapy)。薩提爾認為「自我尊重」對生存有很重要的作用,一個人的「自尊」(Self-Esteem)對當事人的思想與行動會產生重大影響,高自尊的人面對考驗能靈活應變,反之,低自尊的人會成為身邊人的沈重包袱。很多低自尊的人,或家人是低自尊的人,在理解發生了什麼情形,學習應對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會讓人變得坦率,更懂得尊重與愛自己。

在我們與家人的關係中,我們要站在自己、他人與情況的角度上認知問題,如果偏向某一方,我們就無法客觀看待問題。

 

本文節錄自平安文化《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告別母愛創傷、修復破碎關係的9個「壞女兒」練習》一書

 

延伸閱讀:

>>父母偏心、重男輕女怎麼辦?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想做個好女兒,就先從當「壞女兒」開始!

 

 

 

延伸閱讀

父母偏心、重男輕女怎麼辦?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想做個好女兒,就先從當「壞女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