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會很驚訝,有些深受母愛創傷影響的人完全不知道或否認這些創傷的存在。很多傷得最重的人會編織一塊最大的遮羞布把傷害隱藏起來,有些個案甚至可能會將父母理想化,猶如打造一座不容質疑的紀念碑,但否認事實並非毫無破綻,通常會有蛛絲馬跡透露出母子關係出了錯。除了前面描述過的問題,其他跡象包括:
*當你看見溫馨的母子互動,你的情緒會被觸動。你可能會哽咽、泛淚,或是用批判跟輕蔑的態度推開痛苦(看見自己不曾擁有過的東西很難受)。
*你寧可不要深入探索自己和母親的關係;最好「不要揭開傷疤」。
*拜訪母親時,你發現自己會情感麻木或進入出神狀態,不會專注當下。跟母親相處總是不愉快,那會讓你再次經歷痛苦的童年感受。
*儘管你表示你和母親關係很好,但每次有人請你回想與母親有關的美好記憶,或是充分感受到母愛的時刻,你能想起的例子不多。
*你渴望真正的親近感,卻又對它感到不安與恐懼。親近感對你來說很陌生。
*你不想生孩子,因為你覺得自己不適合「當父母」。
設法保護受傷的地方是自然反應,而我們可能需要花點時間才能發掘隱藏起來的創傷。有些生活情境會讓這些創傷浮現出來。其中威力最強大的是成年後伴侶離你而去,這會打開那個沒有人愛和支持你的缺口,讓像兒時那樣被遺棄的感覺重現眼前──無論伴侶是主動離開或死亡。與母愛相關的情境也會激發這些未解決的感受,例如你自己生了孩子,或是所有的孩子都離家之後。此外,年邁的母親需要你的幫助也是激發因素之一。
你可以先從留意自己和母親的關係感覺不太單純開始。如果你依然在某種程度上與母親融合在一起,這段關係會讓你感到難以擺脫,而且你的感受會跟她連在一起。舉例來說,假使母親似乎陰沉憂鬱,當你在思考這段關係時,你也會感到陰沉憂鬱,而且很難用客觀的角度看待母親,她的感受已成為你的感受,她的看法(尤其是對你的看法)也已成為你的看法。
這與所謂的「共同依賴」有關:你並未依照自由意志生活,因為你非常在意另一個人的想法。如果你一直在為母親的缺點收拾殘局或是一直在照顧母親,或是母親把對家庭的忠誠(尤其是要對她忠誠)銘印在你心中,那麼想要掙脫這張大網就不會太容易。
深受母愛創傷影響的人通常得花不少時間接受治療,才有辦法說出童年的真相。最初描述的故事與實際的經驗之間,相距甚是遙遠,而實際經驗存放在無意識裡,需要花點時間才能找到,發掘出真相之後,原本為了保護創傷而編造的故事會慢慢瓦解。
即便一個人清楚知道自己與母親的關係有所欠缺,仍然可能會對敞開心扉、將缺口完全暴露出來感到抗拒。這件事只能徐徐圖之,因為創傷真的很痛,我們免不了會想要逃避它,只有將疼痛一點一滴慢慢釋放、等我們變得更堅強之後,創傷對我們的刺激程度才會降低。
我們會用很多方式逃避內在的深層感受:讓自己忙到沒空陷入感受;沉浸在思考裡(強迫性思考很有用);繃緊身體,不讓相應的情緒影響生理機制;呼吸短淺,把情感的程度壓到最低、範圍縮到最小。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與康復計畫,都秉持著先有感受才能療癒的原則。麻木與遮蓋看似可以保護創傷,卻會妨礙療癒。
在終於衝破自我保護、記起童年的實際經驗時,我們會感到非常痛苦,那是我們一直不願觸碰的悲傷之井。這口井裡裝著兩種東西,一種是當初承受不了的痛苦感受,我們把這些感受封裝起來,存放於內在系統;另一種是現在感受到的悲傷,來自我們承認過往的經歷、明白自己多有欠缺。我們在電影裡看到母親很愛孩子的片段時所流下的眼淚,正是內在溢出的悲傷──為了當初可能或應當發生、卻沒有發生的事。
布雷蕭稱此為「原痛處理」,原痛處理涉及了大量感受,包括震驚、憤怒、寂寞、恐懼、羞恥、困惑與難以歸類的強烈痛苦。當然也包括悲傷,不過悲傷只是其中一部分。
要撐完這段旅程,我們需要支持和方法,通常我們一碰到痛苦只想盡快逃離,所以我們需要他人的照顧與鼓勵來給我們支持,才能完成這項任務。我認為一對一心理治療是最好的方式,但這不是唯一的選擇,團體治療、支持團體與公開討論、工作坊、有愛的人際關係,這些方式都有幫助。向另一個人透露痛苦並觸動對方的感受(不像總是冷硬心腸的母親),是非常療癒的一件事。
基於我們討論的這種創傷本質,你或許會產生強烈的感受,卻沒有辦法將感受連結到任何事件,但我們仍然不該就此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情緒與事件無關的情況是有可能存在的,因為情感記憶發生在語言習得之前,當時大腦還沒有能力描述和儲存記憶;仔細回想,你或許會有那些時刻自己年紀很小的感覺。感受與事件分開也會發生在最痛苦的時刻,事件會碎裂成不同的片段,很像在看一部畫面與聲音對不上的電影,這種時刻你可能會覺得腦袋很混亂,身心分離,因此,在追溯創傷記憶時,你或許會記得「事實」卻對事件沒有感受,或是只有身體記憶卻沒有視覺記憶等等。
儘管痛苦看似沒有盡頭,但事實上是有的,只要你願意面對它就可以了。當我們誠實的面對(也就是去感受)任何一種情緒時,它就會發生改變。
如果你能退後半步,抽離到可以觀察、處理這個過程的距離,而不執著於感受,也會很有幫助,你可以藉此從你對事件的認同感裡抽離出來,用一種察覺但不參與的方式面對事件,即所謂的「見證」,這能使你保持一定的情感距離,幫助你探索難過的感受,我偶爾會稱之為「變得比感受更大牌」,因為一部分的你已跨到感受之外。
另一個避免被情感淹沒的方法是在強烈的感受與其他感官頻道(例如視覺、聽覺、觸覺等等)之間來回擺盪,做法通常是把注意力放在周遭環境的某樣東西上;你也可以切換到思考的頻道上,這樣的切換通常是無意識的,但也可以用意識控制。如果你把心思聚焦於痛苦之外的某樣東西上的時間夠久,身體就能平靜下來,你也可以在情感與正面的記憶之間來回擺動,避免自己受困在情緒裡。
還有一種方法也很有用:尋求有愛心的「他者」介入,可以面對面,也可以藉由日記和對方交談。我自己處理痛苦感受時,幾乎都是用日記對話的方式,為我在波濤洶湧的情緒大海中提供定錨點。
處理痛苦的感受需要技巧,近年來有許多方法問世,但不是每種方法都適合你,我鼓勵你多方嘗試。值得高興的是,練習會使你變得愈來愈堅強。
本文節錄自《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重新認識母親,療癒母愛缺失帶來的無形創傷!》一書
【延伸閱讀】
>>告別母愛帶來的創傷,妳就能治癒自己的人生!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妳不只是媽媽的「女兒」,也可以成為媽媽的「媽媽」
>>父母偏心、重男輕女怎麼辦?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想做個好女兒,就先從當「壞女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