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我對他,究竟是迷戀還是愛情?」挑選伴侶要找相似還是互補?心理學家教你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
情感 | Sep 23 , 2023  00:00

「我對他,究竟是迷戀還是愛情?」挑選伴侶要找相似還是互補?心理學家教你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

我們一開始可能會覺得與自己擁有不同特質的人魅力十足,能夠與對方變得親近。例如內向者常羨慕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的外向者,外向者則覺得個性沉穩的內向者很有神祕感。但遺憾的是,這種魅力將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散,如同「相似法則」所言,最後相處起來更和諧的,仍是與自己性格類似的人。尤其針對自己看重的部分,「相似法則」的作用也愈加明顯。
文/柳惠寅(心理諮商專家)  圖/Netflix  來源/大好書屋

在某個平靜的小村莊裡,一位農夫和女兒住在一起,彼此相依為命。某天下午,父女倆正在田裡努力耕作。

「孩子啊,休息一下再繼續吧!」農夫用溫柔的眼神對女兒說。

「我沒事,爸爸你才應該回家休息一下。」女孩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一邊回答道。她長得非常漂亮,心地更是善良無比。

這時,一隻獅子悄悄地靠近,打算吃掉農夫和他的女兒。可是,當他看到女孩美麗的容貌時,隨即對她一見鍾情。放棄捕食的獅子回到家後,一刻也忘不了女孩,於是他決定前去尋找農夫。

「我深愛著您的女兒,能否把她許配給我呢?」

農夫大吃一驚,因為這種事根本沒道理。但是,他擔心自己如果貿然反對,獅子被激怒後不曉得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因此,農夫緩緩地說道:

「獅子大人,您親自來求娶老朽的女兒,真的是榮幸之至。」

聽到這句話後,獅子高興得跳起來。

「可是……」

「可是什麼? 」

「我的女兒一定會害怕獅子大人您鋒利的爪子和牙齒,若去除了這些,我就同意這樁婚事。」

「只要能娶到您的女兒,沒有什麼是我做不到的! 」

獅子太喜歡農夫的女兒了,所以他寧願把自己的指甲和牙齒全都拔光。雖然痛得直發抖,但他還是勉強忍了下來。看見獅子以憔悴的模樣再度出現,這下子農夫不再害怕,大聲地斥責道:

「你這隻愚蠢的獅子! 沒有了利爪和牙齒,我難道還會怕嗎? 」

接著,農夫便拿出事先藏好的木棍,將獅子趕回了樹林裡。

 

〈陷入愛河的獅子〉以醜化獅子的天真而著稱,我們在讀完這則童話後,學到了「過度執著,將導致判斷錯誤」、「不合理的貪欲,會讓自己得不償失」等教訓。

然而,我們不妨仔細想想,獅子篤定地告訴農夫:「我喜歡這個女孩!」甚至為愛拋棄了所有。看到這樣的獅子,我們真的能說他傻嗎?為了和女孩在一起,獅子忍痛拔光自己的牙齒和指甲,從其他角度來看,或許可以說他是個非常帥氣的男子漢。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這些行為是很難做到的。

無論面對多麼親密的關係,一般人都不會為了改變自己而竭盡全力,而是傾向毫不掩飾地展露出自己原有的模樣。不過,童話中的獅子卻不同,他的行為讓人想起某部電影裡的台詞:「因為你,讓我想成為更帥氣的人!」獅子為了獲得女孩的芳心,不惜放棄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東西,這一切的動力來源究竟是什麼呢?答案是「愛情」。

一直以來,許多學者都致力於歸納愛情的類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美國塔夫茨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伯特.史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的「愛情三角理論」。史坦伯格認為是由」(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諾」(Commitment)三元素所組成。

 

「親密」指的是感受到對方的溫暖與信任;「激情」則是指看到對方就會心跳加速,同時認知到心中想和對方在一起的情感,就像某首歌的歌詞裡提到的:「無法忍受一分一秒的分離,想見卻不能見時,就像火山爆發般地失去理智」。最後,「承諾」代表的是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逆境和苦難,都願意與對方共同度過的責任感。

史坦伯格運用這三大要素,將愛情的類型歸納成八種。

1.只有親密感的情況:好感或友情

意指從好友身上感受到親密且溫暖的情感。

2.只有激情的情況:迷戀

類似「一見鍾情」。然而,這種情感很可能會成為對方的負擔,因為比起愛情,欲望的成分更加濃烈。

3.只有承諾的情況:空虛的愛

感受不到彼此的情感投入或身體魅力,與對方的相處只是基於責任感。

4.結合激情與親密感的情況:浪漫的愛

愛得如烈火般熾熱,偶爾也會像朋友一樣感受到情緒上的安定,但這樣的關係通常無法走得長久。這份愛有可能是從激情中產生親密感,相反的,也有可能是在某個瞬間從親密感中感受到激情。

5.結合激情與承諾的情況:愚蠢的愛

這是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愛情類型——初次見面即墜入愛河,交往幾天後馬上決定結婚。從擁有承諾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愛情雖與迷戀有所區別,但承諾並非立基於穩定的親密感,而是建立在變化無常的激情之上,因此很有可能淪為愚蠢的愛。

6.結合親密感與承諾的情況:友伴式的愛

雖然對彼此的激情冷卻了,但見面時卻可以像朋友一樣自在,並且為對方盡心盡力。因此,比起結合激情與親密感的浪漫式愛情,這樣的愛更能維持得長久。一般人在感情降溫後,都會認為「愛情冷卻」,然後走向分手一途。但是,這種類型與其說是「不愛」,不如說是轉向友伴式的相處。

7.結合三種要素的情況:完整的愛

這類型的愛不僅很難實現,在維繫方面更是難上加難,或許只有在求婚與應允的那一瞬間才會迸現。

8.三種要素皆缺乏的情況:不屬於愛情

親密感、激情和承諾三者都缺的話,就不能視為愛情。

 

那麼,獅子的愛屬於哪種類型呢? 從「對她一見鍾情」、「一刻也忘不了女孩」等描述中,可以看出獅子的模樣確實充滿激情。此外,獅子想和女孩結婚這一點,也證明了他的愛情裡具有承諾。綜合以上兩點,可以推論出獅子的愛是結合激情與承諾的「愚蠢之愛」,且單從他為了與少女在一起,甘願拔光自己最重要的牙齒與指甲,就得以窺見一二。如此熱切的愛戀,已到達能夠獻出自身性命的程度,讓人無法做出合理的決策。因此,他沒有意識到拔掉牙齒和指甲後,自己將失去力量,還可能會被農夫用棍子趕走。

假如少女對獅子的熱情與承諾感到欽佩,並接受他的愛,兩人真的會幸福嗎?(請先暫時忽略動物與人類的差別)

在童話中,獅子擁有強大的力量,形象粗暴且隨心所欲;反之,農夫的女兒有著善良柔弱、細心體貼的形象。我們經常會認為這種性格完全相反的人意外地合適,不是有句話說「和自己相反的人在一起,生活才能過得順遂」嗎? 心理學將此稱為「互補原理」(Complementary Principle)。

所謂的「互補原理」,指的是對能夠彌補自身不足之處的人產生好感,但是,學術界也有不少研究結果指出,「互補原理」很可能是不正確的概念。

例如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希爾(Charles T Hill)為了證明互補原理,對戀愛中的情侶進行了數年的觀察。研究結果發現,彼此差異性大的情侶,分手機率比差異性小的情侶更高。此外,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劉易斯.特曼(Lewis Terman)的研究亦指出,夫妻在性格、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相似度愈高,對婚姻的滿意度就愈高。彼此相似的人相處起來更融洽,這種概念即稱為「相似法則」(Principle of Similarity)。

當然,我們一開始可能會覺得與自己擁有不同特質的人魅力十足,能夠與對方變得親近。例如內向者常羨慕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的外向者,外向者則覺得個性沉穩的內向者很有神祕感。但遺憾的是,這種魅力將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散,如同「相似法則」所言,最後相處起來更和諧的,仍是與自己性格類似的人。尤其針對自己看重的部分,「相似法則」的作用也愈加明顯。

試想一下,一個極度重視整潔的人,覺得任何地方都不能有灰塵,鞋子也要排放得整整齊齊,唯有如此才能過得舒心。這樣的人,肯定很難和一位隨興又邋遢的人結婚。

同樣的,一個享受獨處的內向者,很可能難以忍受和外向者一起生活。說不定外向者總是對內向者心懷疑問:

「只待在家不是很無聊嗎? 在家裡到底要做什麼?」

而內向者可能也很想問問外向者:

「到底有什麼好每天往外跑的?」

因此,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初期或許相處融洽,但日子一久,便極可能難以消化彼此的差異。在小說或電影裡經常出現的反差型戀愛,也許就是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實現,所以才讓人格外嚮往。

 

|延伸學習|我的戀人,是經過六次過濾的珍貴姻緣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異性,但最終只能選擇其中一人。在童話故事裡,獅子當場就決定要和女孩結婚,但農夫很快就予以回絕。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各自擁有不同的篩選標準,心理學家克克霍夫(Kerckhoff)和戴維斯(Davis)就曾主張:「我們在選擇人生伴侶時,會經過六次的過濾。」

第一階段,是時空上的遠近。也就是說,在所有對象當中,與我地理位置相近、實際上可以經常見面的人,有較高的機率結成姻緣。例如在韓國生活的英熙,比起和遠在西班牙的桑切斯交往,更有可能與住在自家附近的哲洙結婚。

第二階段是吸引力。亦即,戀愛的範圍縮小到被對方吸引、互有好感之人。雖然每個人看重的條件各不相同,但大多偏好外貌出眾、性格溫暖、能力優秀者。這層篩選,就像是就業時必須通過的書面審核,假如在此階段被淘汰,便只會留下「好人」的印象。

第三階段是身份背景。人種、年齡、職業、宗教、教育水平、社會階層等相似的人之間,有極高的機率互結情緣。換句話說,雙方所具備的條件必須相合,假如兩人的條件差異過大,相對優秀的一方很可能會產生「吃虧」的感覺。唯有通過以上三個階段的過濾,兩人才能正式開始交往。

第四階段是彼此意見的相容性,亦即雙方的人生關和價值觀應該類似。不僅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觀點,就連什麼時候覺得好笑、什麼時候會生氣等,都應該要相似。假如兩人的意見容易達成共識,日後走入婚姻的可能性便會大增。此外,不同於前面三個階段是以外在條件為中心來擇偶,從第四階段開始,將著重於內在探索,透過深入的交往來檢視對方的心。

第五階段是互補性,唯有兩人能夠滿足彼此的需求、互相彌補缺點,才會下定決心步入婚姻。有人說這種互補性是「愛情的別名」,因為即使犧牲自己的欲望,也會盡力去滿足對方的渴求。

第六階段是婚前準備。通過前述五個階段,但最後基於各種現實條件而受到阻礙,就不可能順利結為連理。

 

當然,愛情的終點不一定是結婚,但如果愛上了某個人,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要不要和這個人結婚」的想法。

但是,要通過以上六個階段的過濾,比想像中還要困難。怪不得經常有人說:

「我喜歡的人也喜歡我,這件事近乎於奇蹟!」

假如現在身邊有相愛之人,務必要好好地擁抱對方,因為他是通過重重的艱難篩選,最後在我心裡安頓下來的人。千萬不要被熟悉感蒙蔽,忘記了彼此的珍貴。

 

(本文節錄自大好書屋出版《給大人的童話心理學:解析童話裡的人性,66則心理學破除愛情×職場×友誼的煩惱!》一書)

 

【延伸閱讀】

>>長得漂亮是運氣,活得漂亮是本事?「以貌取人」是職場和情場的潛規則,理解「月暈效應」讓你不再一戀愛就暈船!

>>怎麼分辨,他到底有沒有喜歡妳?「葳老闆」周品均:不「主動」約妳代表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延伸閱讀

Instagram人氣作家伊芙的溫柔戀習題!致愛人們──開始戀愛之前,你要學會做一個懂得冷漠的人 熱戀期一過,激情就消失?讓兩性專家告訴你怎麼再度愛上那個熟悉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