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被套上性別、年齡、外型的框架而產生的壓力!」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請容我說句話:
「你說得很好,就是這樣,沒錯!」
你認為十分傑出、值得尊敬的那些人,他們一定也是以「因為是女性/男性」、「因為○○歲」為出發點而行動。或者,別人對他們的理解也是在這樣的框架之下。
超越性別、年齡,活得像自己而成長,並且大放異彩,當然比一成不變的生活來得快樂。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對於性別、年齡而產生的壓力有這麼強烈的感受呢?
那是因為大腦的求生本能告訴我們:「如果不融入同儕就無法活下去。」
為了自我保護,人時常督促自己「要融入社會」、「要和大家一樣」。
這種本能在個人的獨特性更容易被包容的現代,並無法保護我們,反而是造成焦慮的元凶。
因此,要如何與仍然搖撼我們內心的本能和平共存呢?
首先是當內心響起「因為是女性/男性」、「因為○○歲」的聲音時,不要反射性地急著去壓抑,而是試著去觀察:那是來自誰的聲音?是什麼樣的語調?
是父母、世人還是自己的聲音?是責罵?還是驚訝的口氣?
這樣的聲音,就像是好管閒事的人自認為別人著想而給忠告,其實只是為了壓抑自身的不安所說的話,因此你大可在觀察完畢後,輕輕地說聲「謝謝」,然後就把它拋到一邊。
因為是本能,所以這樣的聲音可能會一再出現,如果每次都能在心裡向它說聲謝謝,然後就不予理會,必然會削弱這個聲音對你的影響。
你必須認識自己,看清楚對你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什麼,你就不會再介意年齡、性別對你形成的壓力。
即使現在無法立刻體會也沒關係。和這本正念筆記一起探尋,盡力把每一天做到最好,那個自在的自己就會出現。
認識隨著年齡而磨練出來的特質
「我已經上了年紀⋯⋯」有股滿懷悲傷的自暴自棄、無力感。
有這種念頭的你,是因為和過去的你或其他年輕人比較,因而產生一股自身價值低下的感受吧?
確實,人類身為動物,細胞的含水量及體力等,高峰期都在年輕時,皮膚的張力及體力確實也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但其他多數的事情都會伴隨年齡而提升。
這句話絕對不是為了安慰你才說的。
或許你會感到意外,但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布蘭奇洛爾博士(David Blanchflower)在2020年發表的幸福學研究報告指出,平均的幸福程度其實從四十歲過後會隨著比例而上升。
而且,也有許多年齡增長但人生依然發光發熱的長輩。他們無論到了幾歲,也不會把「已經上了年紀」掛在嘴邊,而是持續地全力以赴,投入當下的活動。
此外,媒體或廣告大量散播「抗老化」、「年輕等於美麗」等訊息,反過來說,這是否等於要你接受「年齡增長近似劣化」這個概念?請你看清楚,這些都只是為了販賣商品或服務的廣告詞,它們並非事實。
現在的你,無疑比過去學到更多經驗,有更大的成長。所以,千萬別小看五年後或十年後的你。
因為屆時的你,有極大的可能比現在的你更有活力,帶著更滿足動人的表情。
在有限的人生中,我們唯一活著的,只有「此地此刻」。
因此,即使不完美,也請你在此地此刻全力以赴地活下去,請期待讓你微笑著享受的美好未來。
(本文摘自木馬文化《一筆一劃,減壓正念筆記:每天5分鐘,消除煩躁、走出迷惘、重獲自信,找回真實自我的書寫魔法》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