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想知道造謠誣衊背後的心理動機?看這四個關鍵點
情感 | Apr 16 , 2023  23:05

想知道造謠誣衊背後的心理動機?看這四個關鍵點

在林萃芬的《從說話洞察人心》(時報出版)一書中,提到當他人散佈造謠、毀謗或誣衊等潑髒水的行為,對於受害人的心理傷害是巨大而強烈的。這些傷害不僅在身體上表現出來,也會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例如,許多人會出現急性壓力反應,腦中不斷浮現被造謠的語言,導致無法入睡或焦慮到頭暈頭痛。更嚴重的情況下,有些人會感到胸悶、心跳加快、呼吸喘不過氣。長期處於這種壓力下,可能會引發憂鬱、焦慮、恐懼、恐慌等身心症狀。
文/林萃芬(諮商心理師)  圖/Netflix  來源/時報出版

通常,「造謠」有下列幾種常見形式:揭發私生活、不檢點的行為、為名利出賣身體或靈魂,或宣稱罹患大眾懼怕的疾病等。為什麼人們會有製造這些「造謠、誣衊的髒水」的心理動機呢?從歷來遇過、聽過的案例中,我歸納出以下四種常見的心理動機。

 

一、嫉妒心理:見不得別人好,「潑髒水」毀壞對方的名譽

一個女性朋友談戀愛時總是莫名其妙地分手,她決定拉下臉詢問情人分手的原因。一問之下才知道,她的同窗好友,每當她交一個新男友,這個熱心的同窗好友便會積極主動地為她分析新情人的個性喜好,指導她怎麼討情人的歡心。

當她照著同窗好友的建議去做時,同窗閨密又會跟男友透露她以往的戀情,造謠誣衊她是「性經驗豐富的隨便女孩」,這些破壞性的謠言,自然讓剛認識的男友打退堂鼓,立刻提出分手要求。除了嫉妒好友愛情順利幸福外,更常見的是,嫉妒對方有貴人提攜,暗中「潑人髒水」,像曾有演藝事業剛起步的亮眼新人,因為被人在網路潑「酗酒、出賣身體」的髒水,而想不開輕生。

 

二、渴望被關注的心理:「潑髒水」讓親人討厭對方

我認識一個朋友,記憶中她的婚禮非常盛大豪華,而且公婆還負責開舞,整個婚禮氣氛極度溫馨感人。婚後朋友跟著先生到美國,滿懷期待展開婚姻生活。朋友慢慢發現,婆婆只要先生在家的時候就會對她很好,但若只有她和婆婆單獨在家,婆婆便會開始用命令的口氣指使她做這做那,可是等先生一下班回來,婆婆立即會輕聲細語跟先生說,今天媳婦做了那些不好的事情,讓婆婆感到很苦惱。

朋友想要為自己解釋說明,先生就會說:「我相信媽媽」長期得不到先生信任,朋友開始無法入睡,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不知道又會被潑什麼語言髒水。離開婚姻之後,朋友對人的信任感幾乎瓦解,她沒有辦法相信任何人,即使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依然無法讓心理創傷翻頁,再度開啟另一段親密旅程。婆婆何以要破壞兒子與媳婦的關係?婆婆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她掌控的一部分渴望被關注,並將媳婦視為威脅。甚至朋友離婚之後,親戚朋友仍然認為她不是一個好的媳婦,總是覺得她人在福中不知福。這麼全面的被人誤解,導致朋友的心理健康被嚴重破壞。

 

三、報復心理:「潑髒水」讓大家遠離對方

疫情嚴峻期間,民眾都害怕染疫,但卻有人利用大家的恐懼心理,來潑別人髒水,到處散布謠言:某人已經確診新冠肺炎,還四處亂跑,傳染給別人。後來警方查證後才發現是一樁造謠事件,即使真相大白,然而被潑髒水的過程,已經對身心造成影響。

 

四、期望被按讚的心理:「潑人髒水」增加點擊率

曾經看過一個真實案例,有個女性只是去拿快遞,不料卻被人暗地偷拍,還將偷拍的照片上傳網路編造「已婚人妻勾引快遞員」的不實故事,從此這位無辜的女性不斷收到來自各方侮辱與騷擾的訊息,還因此罹患憂鬱症,連帶丟了工作。

被人潑髒水後,如果無法為自己清除「負面刻板印象」,就可能會慢慢失去對生活、對工作的動力,進入憂鬱與焦慮心理危機中,光是告訴他們「不要在意這些謠言」、「不要被髒水影響」,是無法讓他們安心過生活,需要協助他們清洗「造謠誣衊髒水」帶來的傷痕,讓大眾知道是誰在潑人髒水,還給他們清白的名譽,才能重新開展清白的人生。

 

 

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一書

 

 

 

延伸閱讀

「不必討人喜歡,但一定要討自己喜歡」作家彭樹君送給單身女子的獨立宣言 你也對疫情蔓延、戰禍不斷、物價飆漲感到不安嗎?《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揭開「不安」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