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我不是局外人  聽《凱道上的稻穗》有感
情感 | Apr 26 , 2017  00:00

我不是局外人 聽《凱道上的稻穗》有感

那天下課從世新轉羅斯福路,想說就去凱道,探望為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消逝而抗爭的朋友們。我的三輪殘障機車大膽地停在巡邏員警旁邊,巴奈見了很高興地跑來給我大大的擁抱,不理會我帶去的隨手禮,反而熱情地招待我,好像又到了台東山地部落,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我認識的原住民朋友沒有是小器的。
文/翁嘉銘 攝影/李偉弘  圖/上皿有限公司

那時他們正在練《凱道上的稻穗》EP裡的歌〈更好的理由〉,就跟著學唱,凌晨要錄音,但我身體熬不了那麼久,還是先告辭。有感受到朋友們都希望我留下來,都知道我不是「局外人」,可以單純出個聲音,為他們打氣,但我走了,因為我怕在眾人面前流下眼淚。

「這一路的孤獨,要好好記清楚⋯⋯想想明天的路應該要怎樣繼續走。」

比起他們為土地、文化的深遠強大的使命與堅定志向,我的只不過是小情緒。然而都不能引起大眾社會的支持、聲援,甚至一點點贊同,連經過凱道願意停下來了解抗爭的訴求,都非常少數。《論語》不是寫著「德不孤必有鄰」嗎?我相信當政者及其附庸終有覺醒之日,或大社會有清醒的時候,但先行者必須受苦,或者忍著寂寞,大聲唱出「和平與希望之歌」。我想這是出版《凱道上的稻穗》EP真正的用意,而不是巴奈出了第三張專輯。

殖民政權不是該更謙卑嗎?蔡總統講了,但那不過是一句漂亮的話吧!民進黨政府做了很多美麗的事,但都只是文字和言語美麗罷了!台北市總統府前的介壽路,在阿扁市長時期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凱道」),紀念曾活躍的凱達格蘭族,今天哪一族想被「紀念」呢?原住民族在此道以文化、歌舞抗議、靜坐,只是剛好而已。

根據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的調查,播種與結穗收穫時舉行祭,因而《凱道上的稻穗》是祈求順利播種與豐收,但沒了土地哪來播種與豐收!原住民族人口銳減,傳統領域縮減,再多的觀光豐年祭和文化村有用嗎?

《凱道上的稻穗》在我聽來,是種哀告。儘管巴奈唱得非常平和,娓娓道來,飽含對山林、土地的溫溫愛意,如對母親胸懷的惦念與不捨。大提琴伴奏的〈原來的樣子〉,以達悟民謠為序,因為經常當情歌來唱,其實這首調子含意深廣,可以唱成各種情境,對海的讚頌,對祖靈的敬畏,等待家人平安打魚歸來等等,當成歌的楔子非常適合,因為無論是哪一族,都在土地上生活、呼吸,對土地的愛與思戀是沒有「局外人」的。

〈原來的樣子〉旋律寫得非常動聽,如果是男女情愛的流行歌,說不定會紅,但巴奈似乎不唱無意義的、不能觸動生命與族群的歌。〈原來的樣子〉有著更大器的愛及懸念,對傳統、土地的懷想綿綿,那內裡有著失落,鬱鬱難安化為呼籲。地球村、全球化應該是和平、人道的,但資本主義剝削式的經貿,卻消滅了文化的獨特性,讓人與人的關係疏離而冷漠。每每聽這首歌,都有落淚的衝動,而又那麼美、那樣暖心,要把冷淡的你牽起手來,跳舞歌唱,「沒有誰是局外人」。好可惜啊!我不能跳舞。

到〈太平洋的風〉是另一種開闊。以前聽Kimbo胡德夫唱覺得雄壯澎湃,如同在台東海邊遠眺太平洋;不過巴奈唱別人的歌,總有她自己的味道,深刻的詮釋,就如她阿美族名字「巴奈」的意思,稻穗、稻浪,風吹拂時就是一片海,雖然房子越蓋越多,而身為母親依然願意想像,那太平洋風吹來時有著玉蘭花香,椰子樹葉搖曳,給世世代代子孫帶來和平和希望。

《凱道上的稻穗》EP發行,她個人台語專輯卻遲遲沒有錄好,巴奈總是為土地與文化的迫切需求,走在前面,置個人得失於腦後。《凱道上的稻穗》EP上市和超過百場的全台巡迴演唱,也是為了讓媒體和大眾了解他們對「傳統領域條例」抗爭的理念。

《凱道上的稻穗》EP不是要說唱得如何、編錄怎麼評價。而是這歌謠那樣素樸、真誠,與凱道超過兩個月的抗爭中,所展現的勇氣與文化覺醒,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是否遺忘了我自己的抗爭史和對土地山川的愛呢?然後能否和他們站在一塊,你我都不是局外人。


【巴奈最新EP,凱道上的稻穗】

(請購買支持,謝謝)

〈太平洋的風〉/巴奈演唱網址:goo.gl/H0r1wf

 

 

【巴奈「凱道上的稻穗」台灣100場巡迴演出|第一波場次公布】

因為人沒有翅膀、沒有鰓,只能在土地上生活;每個人都踩在土地上,但也都只是經過這片土地。我們都該一起守護這個島,留給我們子孫富饒的山川海洋。」 ──巴奈

沒有人是局外人,謝謝每個盡心幫忙,讓凱道得以結滿稻穗的朋友們

凱道上的稻穗一百場巡迴,4/11正式開跑!

場次表詳見連結:goo.gl/Kb6uqM


歌聲憶體

流行歌謠不只是歌聲商品、偶像附屬產物,也是時代刻痕、歷史的記憶。不論新舊在我們哼唱、聆聽與消費之間,所帶來的歡愉、感懷、滿足,都是身心交流的經驗,匯集而出的是一個時代的脈動,資深樂評人翁嘉銘盼透過這些音樂文字,和大家一起體察,古今歌謠在生命記憶裡所浮現的美好滋味。

延伸閱讀

盧凱彤至樂真我的表白 【翁嘉銘專欄】樂夢的實踐:玉成戲院錄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