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人生好難心好累?用3個方式幫自己擺脫厭世感
情感 | Mar 30 , 2023  00:00

人生好難心好累?用3個方式幫自己擺脫厭世感

當人們受到挫折、失敗、不幸的打擊之後,抑或是產生了失望、沮喪、痛苦等情緒之後,往往會失去改變的力量,選擇消極地把自己的心靈封閉在一個囚籠裡,感覺不到溫暖的陽光,也看不見華美的星光。
文/陶思璇  圖/博偉  來源/出色文化

突然的打擊讓他們無法承受,他們會在心底無助地呻吟:「我不能……」、「我無力去改變什麼,也無力去做什麼……」。為什麼會處於這種無助的狀態呢?實際上,一個人對生活中發生之事的反應,是積極還是消極的,都取決於他在心目中給予這些事件的期望值大小。換句話說,人們對事件的反應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如果一個人從這些事件中感受到不符合期望的因素,因此產生痛苦、失望、沮喪、無助的情緒,那正是身處「心囚」的證據。

K正一個人坐在房間裡心煩意亂、焦躁不安,因為她的男朋友剛剛離開,既沒有告訴她會去哪裡,也沒有告訴她什麼時候會打電話來,而是就這樣離開了。K既傷心又氣憤:「你走吧,最好永遠都不要理我!」賭氣說了這樣的話後,K又後悔了,想飛奔去追他,告訴他自己的感受,要他解釋為什麼會這樣無情,但最後她卻什麼也沒做。K感覺到無比的失望,她對自己說:「我沒有辦法處理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實在太累了。」

K滿臉淚痕,期望有人能來拯救她,然而,沒有人能為她的失望負責,甚至連她的失望,也與男朋友的行為沒有太大的關係,完全是K的行為決定了她的感覺。

 

 

如果我們深入分析一下K所說的那句話裡的含義,就可以看出,她所謂「我沒有辦法處理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其實是在說,「我不願意採取積極而熱忱的方式,去改善、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表面上來看,K深受這段感情困擾,實際上,這卻是她選擇的結果。她在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中顯得軟弱無助,但沒有人能幫得了她,讓她認識到「我沒有能力改善現在的狀況」,實際上是指「我不願意改善現在的狀況」,從而能夠面對現實,承認使自己陷入痛苦、沮喪、束手無策的無助狀態,完全是因為她對自己所設定的期望目標,懷有不合理的期望值。

在生活中,很多人也與上面案例中的K一樣,被各種事情所逼迫,感嘆深陷其中的無能為力。然而,仔細想一想,那些讓你無法可解的困境,究竟真是絕境,還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幻境?

現在,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那些困擾你的無助究竟都是些什麼。

渴望去做看來永遠無法做到的事。

害怕做那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會傷害到自己或招來旁人的嘲諷和批評。

覺得自己沒有辦法把往日的不愉快一一忘掉,然而回憶卻常令人黯然神傷,但無論如何,一切都已經過去了,再怎麼樣也於事無補。

沒有辦法知道他(她)在想些什麼,因為怕他(或她)誤解、多心,如果惹他(她)生氣就慘了。

沒有能力去管教孩子,好好講道理他不聽,打他又怕傷害他。

很希望擁有一段奇妙而美好的情感,卻沒有辦法讓自己有多付出一些的熱忱和勇氣,因為害怕遭到對方的拒絕,徒勞地讓自己傷心難過。

……從這些無助中,你看到了什麼?實質上,所有這些「沒有辦法」、「沒有能力」,其中的真相,都是不願意盡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所謂的無助狀態。這種行為模式,使你表現出來的與心中真正想要的,完全逆向而行,只會使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感到無助,從而深陷心靈的囚籠,痛苦而不能自拔。

 

 

在希臘神話中,有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叫薛西弗斯,他因觸犯眾神而遭到懲罰,宙斯要求他每天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但這塊巨石太重了,而且沒有稜角,每次他剛要推到山頂時,巨石就會滾落下去,這樣的事每天都會發生,薛西弗斯的勞動永遠也沒有止境,沒有盡頭、沒有希望,他的懲罰永遠不會結束,他的一切努力都沒有意義。

很多在生活中感到無助的人,就像神話中的薛西弗斯,明明已經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結果卻總是徒勞,這種徒勞無助的感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個體經歷了持續的失敗後,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從而對現實感到無可奈何的一種心理狀態。

這個概念最初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在做動物實驗時提出的,他將狗關在籠子裡,旁邊放上蜂鳴器,只要蜂鳴器一響,就在狗身上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狗四處躲避也無法逃走。如此多次以後,只要打開蜂鳴器,狗就會趴在地上驚恐哀嚎,即使打開籠子,牠也不會自己逃走,而是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

於是,塞利格曼便將這種現象稱之為「習得性無助」,並且他進一步指出:「當一個人在某件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並反復失敗之後,就會產生行為與結果無關的信念,然後他就會將這種無助的感覺,泛化到新的情境之中。」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自己無能為力?隨著研究的深入,塞利格曼總結出了一個人在進入「習得性無助」狀態時,前後會經歷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遭受挫折,雖然加倍努力,卻仍屢戰屢敗,認為造成失敗的因素是自己不可控的。

第二個階段,由於連續失敗,認為自己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命運,感到「無能為力」。

第三個階段,因為過去屢次失敗的經歷,對未來產生了恐懼,並認為以後的事情會遭遇同樣的失敗,對未來感到絕望。

第四個階段,進入「習得性無助」狀態後,就只會被動接受,不再掙扎改變,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除了不良的歸因方式、不恰當的評價方式之外,還因為多次失敗之後,產生了心理上的強化,即使機會來臨,也不會自己爭取,而是成為一個把自己關在心靈囚籠中的人。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習得性無助」呢?賽利格曼透過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三種可以嘗試的辦法。

首先,調整認知,檢查自己的歸因模式。不要習慣於把自己的痛苦、不幸、煩惱、沮喪都歸咎於他人。實際上,外部環境和他人的影響就好像催化劑一樣,如果你本身並不具備產生化學反應的條件,催化劑對你是無能為力的。況且,在化學反應中,催化劑本身並不發生變化,將你置於不快樂地步的正是你自己。如果永遠以你的個人需要為基礎,來與他人建立關係,就會形成一種極易發生裂變的「非正常融合」型關係。

其次,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慢慢建立自信。過去的失敗並非命運的作弄,你對生活也並非無能為力。擺脫無助的狀態,讓自己克服無能為力的軟弱,改變你的「不願意」,才能真實地改變生活狀態, 當你不願再做一個心囚中的牢犯時,就會正確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快,承認自己除了曾經受到傷害、不幸,還有感受成功和幸福的能力。你應該充分享有自己管理自己、完善自己的權利,並享受其中的快樂。

最後,對容易引發無助的領域,適當降低預期。當某些事情引發了你的無力感後,不要一再鑽牛角尖,而是要試著從其他的角度尋找解決之道。如果你的工作不合心意,可以設法做出調整,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要與工作打交道,不要讓它成為過度勉強自己的苦差事;如果人際關係讓你困擾不已,試著先去為別人做一些事,不要計較得失和與人爭執,不要總說「我什麼都做不了」,而是「我還能做點什麼」。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永恆存在的,心理鐘擺的運動規律始終具有互換性,如果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你就會發現,偶爾的苦悶是正常的,總是沉溺於苦悶之中則是不必要的,睜開眼睛,打開牢籠的鑰匙其實就在自己的手中。

 

本文節錄自好的文化《你只是太在意了!:玻璃心可能是大腦給的錯覺,心理師教你學會欣賞不完美的自己》一書

 

 

 

延伸閱讀

成功才能證明自己?小心落入了低自尊陷阱